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琼海泰伯书院觅吴典路(之二):踏破铁鞋寻古墓
发布时间:2023/11/24 19:36:38 点击量:383 文章来源:吴金芳供稿 最后更新时间:2023/11/25 0:10:28 作者:吴金芳 录入者:吴开早

琼海泰伯书院(筹)对乾隆年进士吴典的历史文化功勋学习研究,始于2019年筹办泰伯书院之初,觅吴典路,始于新冠疫情时2020年初。学习、研究、寻觅吴典路,旨在为琼海泰伯书院(筹)《海南<琼海>吴氏文化陈列馆》“历代吴氏文化名人栏目“ 充实丰富和升华内容。

      吴典进士名贤历史文化卓越功勋,闪耀生辉,世人敬仰。他的继承家世积德善举,似被历史的尘埃蒙上一层浅薄的巾纱,若隐若现,朦胧浅约。当我们深入探索,学习研究,走进吴文化大讲堂,才揭开巾纱,清晰可见吴典同时是一位伟大的慈善公益名家。《琼海泰伯书院觅吴典路(之一):积善如点灯,继善若添油》已做过宣传报道。吴典名贤的历史文化卓越功勋和伟大的积德善举,无不鞭策和鼓舞着我们。

      吴典古墓,人们一直寻找,至今还没有找到,这,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浓厚兴趣,深感,寻找名贤古墓是我们后代人的神圣使命和责任。

      海口市府城区忠介路草芽巷有段约百米的古巷城墙,小巷边,房子东南角树有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吴典故居,2015年11月被列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从碑文介绍得悉,这片古建筑群与众不同,大有来历,它的主人地位显赫。故居由四座形制相同的庭院组成,每座庭院设立路门,庭院间拱门互通,设计明朗巧妙,把海南清代的建筑风格体现的淋漓尽致。

      吴典,乾隆年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四库全书》和《永乐大典》主修校官,正七品,是海南唯一参与《四库全书》和《永乐大典》编纂官员。后来致力于海南教育事业,辞官归故里掌教琼州最高学府琼台书院直到去世。

       他的草芽巷家宅,成当时 “府城第一豪宅”。

      结合吴典的官爵地位、住家豪宅和生平履历,我们猜想他的葬坟一定也是块与众不同的风水宝地。这给我们寻找吴典古墓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和启迪。

      2020年初,我们寻找吴典古墓的愿望和决心,得到嘉积中学退休语文老师、族谱研究学者吴坤仍宗贤等人的响应和支持。当时,吴坤仍老师拿来一份寻找吴典古墓资料《华国村与吴典古墓》。华国村位于嘉积城东北面的泮水、俸田等村委会片区地,统称地俗名 一一灯笼坡。二月初的早晨,琼海市吴贤秀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琼海泰伯书院(筹)理事会成员吴茂泽,琼海市吴贤秀研究会并琼海泰伯书院(筹)秘书长吴金芳,琼海市吴贤秀研究会副会长、塔洋镇吴氏分会名誉会长、地理风水玄学师傅吴坤儒,琼海市吴贤秀研究会副会长吴达程,以及吴坤仍等宗贤,拿着《华国村与吴典古墓》路线介绍图资料,驱车前往华国村、灯笼坡地带,开始踏上寻找清乾隆年吴典进士古墓之路。

      我们进入灯笼坡地华国村,向民众了解到,近几十年来,各地文物部门几次有人都到华国村寻找吴典古墓,均无果而返。我们偶然发现,华国村西南边陲角隅有一荒野地,杂草荆棘丛生,斑驳陆离围墙内,有个久未祭扫墓。阴森森,迷雾重重。经反复寻幽,实地探察,认证不是吴典古墓。我们找村民们一起座谈,多方寻找蛛丝马迹,为寻找吴典古墓不懈努力。

      为寻找吴典古墓,我们琼海泰伯书院(筹)不间断的向灯笼坡一带民众探访,打听蛛丝马迹各方消息,查阅当地的泮水、俸田村吴氏族家谱,多次开会座谈交流。

      今年九月下旬,我们紧密配合海南师范大学国学研究院何杰华老师一行,开展泮水、俸田村灯笼坡地再次寻找吴典古墓吴文化宗亲工作活动。华国村是灯笼坡地其中一个村庄,史料记载吴典古墓葬于灯笼坡。我们了解到,灯笼坡范围广阔,方圆约三十多公里范围,辖泮水、俸田、华国、田头、公铺、鹅埇等大小几十个村庄。

      寻找吴典古墓困难层层,迷雾重重。为此,我们增加人员,增加砍山镰刀等开野路工具,泰伯书院宣传工作室航拍助力。宗亲人员吴茂泽、吴宏雄、吴金芳、吴景书、吴俊毅、吴光涛、吴秋水、吴际熙等十多人,在几十公里范围的灯笼坡分头寻找,定点汇合交流。

      三年多来,我们一直在寻找名贤吴典古墓,今天,还是踏破铁鞋无觅处。根据探访多方消息分析,很可能是于九十年代至二千年稍后时期,当地被大面积征用建设土地使用过程中,墓地被毁了。但是,现在没有找到可靠根据证明,无论如何,我们也要寻找到可靠的确凿可信的原因和证据。寻找历史名贤吴典古墓,任重道远。

            琼海泰伯书院

         2023年11月24日

我要评论

宗亲评论

目前暂无任何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