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3/9/22 16:18:47
点击量:957
文章来源:炎黄修谱网
最后更新时间:2023/9/22 16:18:55
作者:姜绍槐
录入者: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发表了重要讲话,载2023年第17期《求是》杂志,读后令人欢欣鼓舞,茅塞顿开。《讲话》系统地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连续性、创造性等五大特点,着重强调了“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说白了,就是要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打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华文化。“二个结合”的光辉思想,是中华民族千秋万代铸就人类命运共同体,强盛地球村,壮我大中华光芒万丈的灯塔。
什么是文化?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二个方面。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所组成。
什么是传统文化?它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物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它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一种统称。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依据我国历史大系表顺序,经历了史前时期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姜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春秋战国时出现了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名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杂家等多家学派。自西汉以来,儒家学说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正统文化,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回顾历史,纵观古今,文化是国之灵魂,人之精神血脉,兴邦之利器,立足之根本。哪个阶级掌握了文化,哪个阶级就是统治者;哪个家族有了文化,哪个家族就白屋出公卿;哪个人有了文化,就从奴隶变主人。蒋某人为什么逃台湾?因为他比毛爷爷还是少一点文化;毛爷爷为什么坐江山?因为他比蒋某人还是多一点文化。秦始皇为什么毁文化传承、搞焚书坑儒?就是要大搞愚民政策,把人变成他肆意蹂躏的奴隶。十年“文革”,,“四害”横行,经典封库,他们独霸文坛。公然叫嚷:“把教育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人们虽敢怒不敢言,但林彪、江青这二个反党集团的狼子野心,谁不清楚呢?
改革开放,换了人间。今天习总书记的《讲话》,高瞻远瞩,英明引领,竭力号召,文化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夯基,文化兴邦。此举对我们惨遭“十年浩劫”、摧毁文化传承之后、获得第二次解放后的新中国而言,其《讲话》精神的字字句句,可谓久旱逢甘霖,极寒遇骄阳。深得民心,举国欢腾。
怎么样才能把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从印在纸上,说在嘴上,落实在行动上、切实抓好新世纪、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的头等大事呢?愚斗胆认为;
1、中央需把调。全国一盘棋,象拉二胡一样,调子需把准。我们当今从上到下,总的调子是什么?就是狠抓二个文明建设,就是习总书记《讲话》精髓的“二个结合”
2、教材需换核。我们当今从大学到中学政治教材的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语文教材的核心就是五经四书等国学经典。
3、高考需换题。也就是大量增加“二个结合”的实质性内容。
4、晋升需换策。真正实行攻书者上,嬉戏者下,即能者上,庸者下。
5、人们需换位。我们的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应想方设法,建立与健全攻书的奖赏激励机制,把人的诱惑力从牌桌调到书桌,充分调动广大国民潜心攻书,夯实国基的积极性。
6、大众需换脑。“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对以往我们搞经济建设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今天,我们的大脑,必须换成:男人女人,胸无点墨就是蠢猪:大国小国,文不传承就会毁灭。
7、治病需换“药。”人类社会,古今中外,千家万户,人们最大的“病”不是癌症,而是一个字——“愚”。所以古人云:养儿不读书,犹如养头猪。人不通古今,马牛如襟裾。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而治愚“病”的唯一良“药”就是一个字——书。
8、未来需换眼。人类社会的地球村有七大洲四大洋,我们奔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必须换眼睛,戴上望远镜:哪个国家的元首拜师我们的习总书记,狠抓二个文明建设的“二个结合”,哪个国家就兴;哪个家庭听习总书记的教导,切实把《讲话》精神从嘴上落实到了实际行动上,哪个家族就出人杰;哪个人按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去做,在未来社会万马奔腾、万里长征的决赛道上,就一定会有岗有位、有奖有品……
姜绍槐
2023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