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一代诗文名家林文俊
发布时间:2019/2/28 10:46:37 点击量:1379 文章来源:炎黄修谱网 最后更新时间:2019/2/28 10:46:45 作者: 录入者:
       林文俊(1487-1536),字汝英,号方斋,明代兴化府莆田县黄石景德里郑庄人(今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定庄)。林文俊为金紫忠义林家后裔,长城沙公二十一世孙。明代正德六年(1511)登进士第,历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北京国子监祭酒兼经筵讲官、南京礼部侍郎、南京吏部侍郎代行尚书职。嘉靖十五年(1536)因病疽不治去世。林文俊平生孝友,襟怀洒落,深受皇帝眷顾,嘉靖帝特谥“文修”,加赠礼部尚书
       林文俊先祖唐通判昌,字思光,居住在莆田县兴福里长城 (今莆田市荔城区北高镇长城村),后由长城徙居于国清塘上,是为定庄开基祖。林文俊从小就天资不凡,但家境贫困无力购书,林文俊只好到街市书店,向店主讨借圣人之书,一日之内就熟读成诵。正德二年(1507)丁卵,林文俊弱冠发解,乡试第一,一举摘得解元。正德六年(151),林文俊赴京应考省试,擢得杨慎榜进士,初选翰林庶吉士,授于编修,受命预修《武宗实录》一书,书籍修撰后,担任经筵官,不久被擢拔为右春坊右赞善、经筵讲官。
       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十四日,武宗朱厚照死于豹房,终年31岁。世宗朱厚熜即位,改年号日嘉靖(1522)后,诏命林文俊两次主持朝廷会试,一次主持武试。他精心校阅,不敢怠欺,在历次会试中,所选人才最盛。嘉靖皇帝见其“玉质矩容,音吐中金石,意属大用”,然而朝中严嵩奸党挤压翰林异己者,准备让林文俊外补为官。终因嘉靖皇帝的信赖,林文俊方才得以幸免。
       嘉靖九年(1530),吏部推举南京国子监祭酒人选,前后一共推荐四个人选,都被嘉靖皇帝否决,一直等到推举了林文俊,方才契合嘉靖皇帝的心意。锦衣卫千户沈麟,正在为朝廷校刊官方正统系列史书《二十一史》(明朝时,《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明史》行世,与《二十一史》合称《二十二史》,此后把《旧唐书》并入其中,合称《二十三史》,又把已经散佚的《旧五代史》主要依据《永乐大典》辑录整理成书,经清朝乾隆皇帝钦定,与《二十三史》合称大家所熟知的《二十四史》)。
       嘉靖皇帝特地诏命林文俊校刻《二十一史》,林文俊亲自率领国子监诸位儒生,通宵达旦,精心校订整理,浩大的文献工程不过数月就得以竣工,嘉靖皇帝每每驾临文华殿时,都会指着《二十一史》对着各位学士大臣说:“此祭酒林文俊所刻书也!”赞誉之情溢于言表。据明代学者黄佐《南雍记》及《四库全书总目》记载,林文俊之前编纂的《二十一史》,“窜改外讹,颇为后人訾议”,均不及林文俊校刊本,可见他校刊《二十一史》是何等的精确完备。
       嘉靖十一年(1532),林文俊改任北京国子监祭酒,仍然担任经筵讲官。嘉靖十二年(1533)癸已,嘉靖皇帝再次亲临国学,林文俊为他从容讲解元首股肱之要义,甚合嘉靖心意,皇帝高兴之下,就赐予锦衣两套。凡是南北两京的国子监六馆诸位儒生,即便是贵族子弟,也无不严格遵守林文俊所制定的规章制度。
       嘉靖十三年(1534),林文俊升任南京礼部左侍郎。当时,邑人朱天与(字国贤),天资颖慧,情理通达,是尊理守仪轨的模范,以礼部儒士的身份出任广西钦州通判。林文俊与朱天与志同道合,惺惺相惜。朱天与离京时,特地设置酒宴,为老友饯行,并写诗赠別,其诗云:“对君强饮不成欢,连日眉尖别思攒。两十年非故貌,一身万里更微官。风尘为客吾将老,世路无媒古亦难。相约抽簪归隐士,木兰烟水有渔竿。”赞许老友洁身自好,表达自己拳拳眷意,劝勉老友有朝一日,能够脱身仕途,一起归隐莆阳故里,垂钓木兰溪。
       朱天与没有辜负林文俊的期待,在钦州任上,他廉洁守已,勤于公务,锄强植弱,救济贫困,劝归流民。当他离任之时,士子百姓,无不流涕感激,并立祠相祀。林文俊得知后,欣慰之余,又赋诗一首相赠:“怜君垂老涉鲸波,落日风烟奈别何。睡石江头秋月冷,分茅岭上瘴烟多。蛮乡酒熟何人共,海国书来有雁过。岂意天涯是远别,出门回首限山河。”
       嘉靖十四年(1535),林文俊改任南京吏部右侍郎,代行尚书职。与志趣高洁的朋友郑成昭同往南京赴任,他也撰写《同年郑成昭将赴南京刑部、留诗为别,次韵奉赠》一诗互勉:“谁将短笛怨中吹,肠断孤鸿对落晖。宾馆正逢尘榻下,秋江又报客帆归。天涯同榜几人在?江左前朝旧事稀。却忆太平门外路,隔湖烟树雨霏微。”
       林文俊 “恺恺和厚,服义循理,毋敢饰诞以钓虚誉,不能仰抑权贵,几为所挤,赖受知世庙以免”,他为人忠厚淳朴,富有节气,屡次受到权贵排挤,但他绝不为之屈服。只是因为承蒙嘉靖的赏识与护佑,才得以保全。
嘉靖十四年(1535)八月,林文俊到达南京后,因病乞请致仕。在回莆阳故里途中,林文俊又特意撰写《秋夜旅泊言怀》一诗:“空江木落奈愁何,卧听霜鸿带月过。老去身随青雀舫,秋来梦落白鸥波。青牛早解庄生语,哀风真惭梦客歌。早晚归寻推牧侣,深山结屋傍云萝。”他自比“青牛”,早已悟解庄生晓梦,表达深沉的身世之感。
       林文俊出仕后,其家迁往莆田县城后街(宅第今存,系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他涵养完粹,诚实不欺,待人温和。因感念父亲当日躬耕自给,将自家居堂命名为“力本”。即使他曾经官居两部侍郎,但日常起居,“清约如寒士”,莆阳士人无不仰慕钦佩。
       林文俊家居之日,常年苦于疾病缠身。作为诗人,他只好用诗抒怀,比如《春日感怀》一诗:“柳绿莺啼二月天,家家门外泊湖船。伤心世事随流水,回首春风又隔年。客路红尘心半折,亲坟宿草恨长牵。亦知温饱非吾事,负郭何须二顷田。”在诗中流露出离世的预感。
       林文俊致仕还乡,不知不觉间就过去一年了。面对江南水乡木兰溪畔,二月十五的花朝节,面对百花争望、游人如织、游船堪赏的美景,诗人自叹衰朽经年,无法置身其列。“客路红尘心半折,亲坟宿草恨长牵”,更抒发自己宦海浮沉心灰意冷之情,而眼前亲人的丧逝,更牵动了他痛心疾首的绵绵思念。
       嘉靖十五年(1536),林文俊因病疽不治,在莆田县城后街府第去世,年仅50岁。朝廷闻讣后,加赠礼部尚书,赐葬祭,葬墓筑于莆田里朱坑。国子监祭酒、累官南京吏部礼部兵部三部尚书湛若水为他撰神道碑。朝廷太常议谥号为“良”、“恪”,但嘉靖皇帝御笔特改为“文修”,在封建社会里,这是朝廷给予文臣很高的谥号。父亲廷渝,也被追赠祭酒,儿子宗翰,破格提拔为高州府通判,可见嘉靖皇帝对他的拳拳眷顾。
一代诗文名家林文俊清约如寒士,精心校刻系列史书《二十一史》?
       林文俊居官之暇,勤于著述,成为明代著名的诗文家,有《方斋集》十卷存世。《四库全书总目》记载:“史称其文章醇雅。今观其诗,亦从容恬适,不事雕琢。”。官居兰州知府、两袖清风喜欢游历、后弃官携藏书回乡的邑人郑王臣所编纂的《莆风清籁集》收录林文俊诗有《彭城夜泊》七律诗一首、《送黄主簿赴蕲水》七言绝句一首。郑王臣在《兰陔诗话》评价说:“其诗清粹和雅,不事雕琢,而意味隽永。”
       林文俊的生平事迹可见《国朝献征录》卷二七、甚若水《甘泉集》、《闽书》卷之一百十、《莆风清籁集》卷十六、《续莆阳比事》卷七、《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二、《福建通志》卷四十八、《兴化府莆田县志》卷十七、《民国莆田县志》卷二十六、《莆田县简志》第十六章、《晋安林莆田长城金紫族谱》、《莆田朱氏通谱》、《中国文学大辞典》、《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我要评论

宗亲评论

目前暂无任何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