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湖南许氏源流
发布时间:2019/11/11 8:39:07 点击量:4295 文章来源:湖南许氏文化研究会 最后更新时间:2019/11/11 8:39:18 作者:许海兰 录入者:

湖南许氏分布主要集中于岳阳、汨罗、平江、湘阴、长沙县、长沙市望城区、岳麓区、浏阳丶宁乡、湘潭、醴陵、炎陵、衡阳、耒阳、邵阳、洞口、龙回、芷江、桃田、武冈、新宁、安化、桃源、张家界、新化、郴州、永兴、安仁、资兴、汝城、道县、蓝山凤、会同、麻阳、靖州、汉寿、沅江、南县、湘乡、益阳等县市。
湖南许氏人口居住主要集中在岳阳地区。主要原因:一是岳阳地处湘、鄂、赣三省地界相邻,水界相连,商界相接,文界相通之妙处。二是岳阳自古素有湘、赣北大门之称,历史上既是商贸集散之地,又是兵家战事之必争之处。古道纵横交错,十分方便。三是岳阳既有崇山峻岭,风光秀丽,又是广阔平坦的鱼米之乡,土地肥沃,水源丰富,交通方便。无论从天时地利人和,还是商贸文化基础,都非常适合人文的繁衍生息发展。所以我们的祖先大部分集中于此定居,这也体现了先祖们明智的选择,岳阳真不愧是湖南许氏人才辈出,繁衍生息之风水宝地。
据考究湖南许氏最早一支始迁湖南的是《湖南徽山许氏》。始迁祖清正公系杭州盐官许氏许远公之五子孙。于唐朝代宗年十三年(778年)从河南睢阳迁徙至湖南徽山,其裔孙子现分布四省26县市,总人口为31000余人。随后有《岳阳相思许氏》北宋末年(1126年)从江西省迁徙至湖南平江县南港街(今湖南省平江县南江镇)。其裔孙陆续迁徙分布于湖南的平江、岳阳、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全支系现有人口达24万之多(现称岳阳相思许氏)。平江许氏,在平江分东乡、南乡、西乡、北乡四支系,共有许氏宗亲2000余人。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湖南许氏共有大小支系达1800多支,总人口达58万之多。

长沙许氏
始祖懋盛公,号松轩,原籍陕西(今河南)灵宝县,生寿公,为迁杭始祖。寿公生斌公,斌生子贤、子良、子成、子立四大房。二房九世履坦,字德龙,号若洲,清乾嘉时随父来湘,流寓善化;四房十世观公,字介亭,乾隆时游幕永州,卒于长沙;观公弟璜公,字渭亭,随兄游幕来湘,流寓善化。三公共为迁湘支祖。二房十二世许有麟,同治戊辰进士。现代湘中名士许崇熙为璜公派下十二世孙。

长沙高桥许氏
始迁祖长生公,1919年自江西临川经商来湘,卜居长沙高桥神聪园,宗祠在高桥。

长沙官冲许氏
始迁祖万公,明正德时自江西迁湖南长沙东乡官冲,族人分布于岳阳、黔阳、龙山等地。宗祠在九峰镇。1922年纂有族谱。

长沙河西石碑岭许氏
始迁祖必珍公,字席儒,原籍江西南昌县瓦砾街,明洪武间宦游来湘,永乐二年(1404年)落业于长沙河西石碑岭,子三:文材、文岳、文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创建宗祠,门联:“五经泽永,八恺风高。”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始修族谱,道光十四年(1834年)续修,皆未付梓。光绪十一年(1885年)三修,1935年四修。该族名人许如骏,清江苏补用知府加四级。列派:必文允一廷添之,启陞昌应如星月,惟有忠厚可传家,慎修敦序光先泽。

浏阳许家坊许氏
始迁祖子淇公,明初迁居浏阳北乡三十三都许家坊。清光绪七年(1881年)纂有族谱。

浏阳许氏
先世清康熙间自广东迁浏。后人聚居于中和雅山村。另一支于清康熙间自江西迁浏,始迁祖高场公,后人聚居于镇头、柏加、官桥。

宁乡许家坝许氏
始迁祖关宝公,宋孝宗年间自河南许州宦湘,先迁长沙,旋迁宁乡莲花乡许家坝,宗祠在许家坝。

宁乡高坪许氏
始祖行简公,字正位,原籍河南开封府长葛县。长子孝慎,明正统戊午科举于乡,旋知湖南益阳县事。子思敬,袭官益邑儒学,遂家于益。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由益迁宁乡西城道安街,再传为元、亨、利、道四大房,落业于大马湖、南托、陶家坊、许家湾、黄材铺等处。各房均有支编,合谱创修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分布于长沙、益阳、湘潭、华容等地。宗祠在高坪。派语:行孝思恒如,廷敬承应宗,祖世锡荣芳,家声振起新,礼乐文章备,经伦辅佐明,光先兴大业,源流益昌隆。

宁乡长冲许氏
始迁祖觉富公,号通一,原籍江西吉安府永丰县,元贞间迁湘潭县株洲白石港,至元元年(1264年)又迁宁乡麟峰乡十四保长冲。六派时衍为绍绅、绍瑛二房。绅房又开昂、昊、旻三房。清乾隆间二房共建宗祠。道光二年(1822年),绅房始修支谱,同治六年(1867年)、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1946年续修,四修时存丁914人。合族派语:(自十七世始)敬承祖德,道在敦宗,英才蔚起,世业恢宏。

宁乡大盛桥许氏
始迁祖觉富公,元贞年间由江西来楚,始居湘潭株洲白石港,延祐间继迁宁乡长冲。至十派祖师桥公又迁大盛桥,衍为明台、明瑞、明玉、明珍四房。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瑞房创修支谱,道光十三年(1833年),台、瑞、玉、珍四房合纂,同治十三年(1874年),瑞房三修。建祠宇于泉口塘。

湘乡龙泉许氏
始迁祖彦良公,自宁乡五十八都迁居湘乡龙泉井。1932年五修族谱。

湘潭许氏
始祖文安、忠简二公,宋时辅高宗南渡,自河南徙建业,复寓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南之梨花村,元初君弼公等七人来楚,落业湘潭姜畲颜家坝等处。明初元奉公仕明太祖有功,封宁南伯,屯驻湘南,子福明公兼屯湘潭河东、湖田、大托等处。清康熙十四年(1674年)一修族谱,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嘉庆十六年(1811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同治五年(1866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929年续修。

湘潭颜家坝许氏
始祖通一公,字觉富(宁乡谱载讳觉富),原籍江西吉水县。元至正间卜居湘潭县株洲白石港,明洪武元年(1368年)徙居宁乡长冲。至六世绍纲,字叙伦,明弘治三年(1490年)生,嘉靖四十年(1561年)卒,迁居湘潭六都颜家坝,为由沩迁潭始祖。族谱始修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续修,同治十年(1871年)三修,宣统三年(1911年)四修,1947年五修。该支名人许铭彝,字笃斋,民国时湖南知名学者。字派:(自三派始)潮彦添绍单朝万国木宏水祚金玉维良先泽昭章培承厚德载锡之光孝洽家邦辉照九有纯嘏自晋永世昌阜。

醴陵杉仙许氏
始迁祖承嗣公,明洪武间自江西安福迁此。族人分布于凤仪塘。

醴陵观口许氏
始迁祖辉德公,清乾隆末年自广东兴宁迁此。族人分布于马墩桥、石灰冲。

醴陵峤岭许氏
先世清道光末年自江西萍乡迁此。

炎陵沔渡仓背许氏
先世清代自福建迁十都障下(今十都青石冈村),旋迁黄烟铺(今沔渡仓背)。

衡阳零泉许氏
始祖伏四公,元末自江西泰和筮仕于楚,明洪武初年偕子添洪、添广、添秀迁衡阳零泉四甲塘头念湖坪,后来广、秀二公迁居衡山。洪公守衡阳故土,支开华、贵二房。族谱始修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班行:(自十六世起)廷光常济美,道泰克荣先,显耀家声振,昌隆令望传,崇文开俊士,立学启名贤,辅国昭前哲,高阳庆永延。

衡阳酃湖乡许氏
先世于明初由金陵迁此。

衡山许氏
先世元季自江西迁入石德赦、楼田、光裕坪一带。

耒阳大义乡青瑯许氏
始迁祖开泰公,字享一,原名肇明,浙江嘉兴府人,宋度宗咸淳戊辰(1268年)进士,任湖南观察使。宋端宗二年(1277年)因元兵进犯,遂隐居耒阳邓衙塘,继迁太义乡之青瑯。子三:宏仁、宏义(分谱另派)、宏道(官江西饶州府,入籍乐平),迄今耒阳、永兴许氏皆宏仁之后。宏仁生三子:功嵘、功峻、功岐(失考),功嵘生安阊,迁贵州;安阖,居永兴塘屋六甲祠;安闾、安□不详;安阆,居耒阳许家祠。功峻生安阀,居永兴黄泥乡洋冲祠;安闵,居永兴塘屋桥头祠,又称十甲许氏;安阅,居永兴塘门口三祝祠;安言,居耒阳青琅,开派六房,散居耒阳、永兴、衡南三邑。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居耒者建宗祠于邑城南门内。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创修宗谱,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续修,同治十三年(1874年)三修,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四修,1932年五修,1996年六修。通谱排行:大开宏功,安必允臧,祖训是皇,家声远耀,闻誉显扬,勋焕盛朝,清时孔彰,贤俊代衍,名振南方,品学济美,辉华玉堂。

邵阳桃田许氏
始迁祖孟魁公,明洪武初自江西丰城县迁居邵东桃田村。子应辅,生文礼、文聪、文智,礼裔四房,聪、智裔八房。礼房与聪、智二房分祠分谱。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礼房一修,同治十二年(1873年)、1941年续修;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聪、智房一修,道光十九年(1839年)、1920年续修。1992年三房合修,称四修。班行:孟应文宗祖,添元志仲必,思才绍永从,景正定复兴,荣耀启先兆,祥光发自长,圣贤垂统绪,家世尚醇良。

洞口许氏
先世南明初年自江西泰和迁入武冈州城,二世迁入洞口境内。今传20余代,多分布于大水、茶铺、马鞍、高沙等乡镇。

安化常丰许氏
始祖衡公,字仲平,号鲁斋。派祖孟魁公,由江西丰城县迁湖南宝庆府。六世祖元宇公,由宝庆府迁安化县城,世居常丰乡。

岳阳市许氏
岳阳市许氏家族是岳阳始祖许德俊的第九代裔孙许辖的部分后裔,约20多万人。汉武帝时期世居河南许昌的肇公是全族始祖。
从全族始祖肈公到岳阳的始祖世系为:肈公→广汉→嘉公→玺公→淮南→胜己→竹立→诫公→劭公→玉公→琰公→肃公→述公→立大→翻公→伯叔→士惇→仲礼→良贵→景中→体乾→敬武→从周→鑑公→自道→必贤→天祯→任公→伟嘉→立原→显祖→世安→名远→胜宗→祥卿→德俊。
从岳阳始祖德俊公到岳阳的开族祖先是:德俊→尚文→之章→炳公→应寅→开公→元信→亿什→录公→辖公。
从岳阳的开族辖公到有派辈的第一代祖先是:辖公→熙公→金提→福四→文六→崇九(以其中许杰的老祖崇九公崇字派这支为代表 )
许德俊(36世),系江西省奉新县罗塘(现赤田镇)许祥卿次子。许祥卿(35世),宋熙宁(1068~1077年)进士,任太和教授,历官山东太守,生子二:许德佑和许德俊。
许德俊,北宋末年邑庠生,因靖康之乱,于1126年带着儿子许尚文自罗堂徙居楚之平江南港(今湖南省平江县南江镇),死后葬江省修水县黄港镇龙溪村。
许辖(45世),德俊公的第九代裔孙,字引绅,生元朝大德三年(1299年)已亥,卒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丁巳,享年78岁,邑庠生,葬南江桥虎形。辖公生四子(46世):雍、熙、济、世。
一、雍公(字绍冉),于元朝延祐四年(1317年)丁巳迁居通城苦竹街(今湖北省通城县麦市镇),雍公也生有四子(47世):发俊、发英、发芝和发兰。其中发芝迁居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发兰迁松兹(今荆州松兹市)。
二、济公,字既占,生元朝泰定二年(1324年)乙丑五月,卒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壬午九月,葬回平江南江父亲墓右侧。济公迁居湖南省华容县,今子孙繁衍,另有宗谱。济公生有三子:品提、钗提、摄提,随父母全部迁居华容。品提公有一子宏怀(生二子:文庆、文盛);钗提和摄提均由华容迁居湖北石首,后系未详;
三、世公,字官正,生元朝泰定四年(1327年)丁卯,携子由平江南江迁湖北省监利县高湾及湖南临湘市,葬湖北省监利县高湾宅后。世公生有五子;诗、书、礼、乐、义。
(一)诗公与五弟义公同居岳州(岳阳)东门外家。诗公(字金声),生一子:绍昌(生子一:文英,随母迁居华容脉山),后裔无考。义公(字金常)生三子:绍先(生一子:文盛);绍达,迁临湘城内,后又迁沔阳;绍望,与兄绍达迁临湘城内,后也迁沔阳,后系未详。
(二)书公(字金章),同四弟乐公(字金玉,后系无考)迁居监利县城郊,生子二:绍显、绍荣,后系无考。
(三)礼公(字金榜),迁居临湘之李姓岳父处居住,生子二:绍光、绍华,后系无考。
四、熙公住南江桥,生有一子:金提,金提公生二子:绍三(有三子:文继、文衡、文开)、福四(有三子:文胜、文六、文京)。许文六(49世,字贞观),许文京(49世,字贞觌),因值元末明初兵乱之后,兄弟俩奉母汪氏之命从平江县南江镇迁居岳阳县月田镇芡洞村,嗣后许崇九等又从月田镇茨洞村迁龟港蓝家屋场(今毛田镇中兴村中毛新铺)。自此,以许文六为代表的十个亲兄弟和堂兄弟(文衡、文开、文继、文六、文京、文胜、文盛文、文庆、文英和文盛)中,除济公的曾孙文胜和文盛无考和世公的曾孙文英和文盛的绝大部分后裔无考外以及熙公的曾孙文衡公的后裔等另修宗谱外,绝大部分是熙公的五个曾孙文开、文继、文六、文京、文胜的后裔,达二十万之众。也就是说,在辖公的雍、熙、济、世四个儿子中,雍公和济公的后裔要么失联,要么另修了宗谱。世公的后裔基本失联,现在的20多万人绝大部分是熙公五个曾孙文开、文继、文六、文京、文胜的后裔。其中他们的许多后裔在元朝、明朝和清朝三个朝代的近六百年时间内,从湘北相思山区的平江县、岳阳县、通城县和临湘市迁到全国各地,其中以湖北省通城县、监利县、仙桃市、嘉鱼县、赤壁市、鹤峰县、巴东县;重庆市的云阳县、巫溪县、奉节县、巫山县;四川省的开县、达州、仪陇县;贵州省的威宁县、水城县;云南省的镇雄县、福建省的连城县、江西省的修水县和湖南省的岳阳县、平江县和临湘市为主要聚居地。
岳阳市许氏家族派辈:崇朝必单,文仲廷大,一宗希时,伯万忠良,钦诚尚志,定国安邦。维纯淑修,以启嗣俊,循方自立,才端学贞,名升世辅,佳士联晋,有恒能之,祖佑永应。 
                         (岳阳市许氏家族理事会许杰  提供)

武冈镇抚许氏
始祖道光公,南直隶无锡人,封镇抚,子德清公为武冈守御所镇抚。

新宁烟村许氏
始祖道光公,明初调任武冈知州。次子德旺公迁居境内烟村。至1995年,已传26代。

湖南徽山许氏
《湖南徽山许氏》迁湘始祖清正公,系唐代杭州盐官许氏时任河南睢阳太守许远公之五子许玖,讳瑃,字清正。公自幼聪明伶俐,智慧超群,具有好文习武之天赋,精通四书五经,兵书兵器,可谓文才岀众,武艺高强,公于唐玄宗天宝元年入进士第。
公之父许远公。系《杭州许氏》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十八大学士之一官居唐朝宰相之职的许敬宗之四世孙。天宝十四年(775年)冬,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次年正月远公官拜睢阳太守,奉旨镇守京都咽喉之地睢阳。至德二年(757年)十月十六日在镇守睢阳之战中为国捐躯。后人有诗曰:“功勋高日月,浩气满乾坤。舍身取忠义,丹心照汉青”。
公在随父镇守京都,血战睢阳,与叛贼屡屡交战之前前后后,阵阵大显身手,局局大展宏图。战功赫赫。无不让国史、族史、家史再添光辉。
公为效忠朝廷,转战南北,横贯东西而戎马一生。公于唐玄宗天宝十八年册封为行军都尉。后因年迈体弱,病疾缠身,领军无力,故此告老,远离战事,安度晚年。公于唐朝代宗年间携子天佐、天佑由河南睢阳迁徙至湖南省长沙府红花县徽山墩(今湖南省汨罗市范家园境内的花桥村、月形村、农科村)定居落业至今已1230余年。
公生殁失考,寿八十八岁,葬徽山墩。公德配窦氏,生子二,长子天佐公、次子天佑公。公之裔统称为《湖南徽山许氏》因裔孙繁衍迁徙之缘,《湖南徽山许氏》后陆续分为四大支系。按迁出时间排序,他们分别为:
第一支系:《湖南徽山长沙凤凰坡许氏》。即徽山许氏二世祖天佑公,持巨富家资于唐昭宗元年率二子增垲、增垣由徽山迁至长沙府凤凰坡落业(今繁衍情况待查)。
第二支系:《湖南徽山常德桃园县许氏》。即徽山许氏四世祖贤柏公率子相禧由徽山迁湖南常德府桃园县落业定居(今繁衍情况待查)。
第三支系:《湖南徽山湘阴“白茅村”许氏》。即徽山许氏五世祖相琼公持巨富家资率子均·字平仲(徽山第六世祖)由徽山迁湘阴县罗之白茅村(今湖南省汨罗市川山坪石桥村白茅城组)落业定居。(注:湘阴许氏二世祖可彤公裔,十四世祖鉴公(观、鉴、文、定四兄弟之二弟)因官任四川成都提督,其裔孙全部定居于四川成都后系未详)。
第四支系:《湖南徽山湘阴湾刀垸许氏》。即徽山许氏五世祖相瑚公、相珊公兄弟由徽山迁湖北荆州府监利县落业定居,十余代后一部分由湖北荆州府监利县迁回湘阴县湾刀垸(今湘阴县凤南乡青林村“许家台”)落业定居。还有一大部分裔孙现居湖北省仙桃市张沟镇。
《湖南徽山湘阴“白茅村”许氏》现有红丁31123人。全支系分布于湖南、湖北、四川、江西、江苏等五省二十六县市。留学或定居海外有16个国家或地区,116人。据不完全统计全族现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840余人,其中博士生155人,硕士105人,博士后56人。现正就读本科以上的有380余人。真可谓:“支繁叠叠荫四海,瓜瓞绵绵挂五州。异国他乡情非远,落叶归根返徽山。”
(《湖南徽山许氏》许远公裔第41世裔孙名光·光仁  名兴·新民  名哲·必勋联合供稿)

徽山许史纪
徽山许史纪,千字五言文。始祖清正公,杭州盐官人。玄祖善心子,杭始许敬宗。
前唐大学士,军政史学通。朝廷佐丞相,宰相卫尉卿。父亲许望子,太守许远公。
荆州大都督,大权握手中。公元七五五,天宝十四春。三镇节度使,安禄起叛心。
朝廷评叛乱,快马睢阳成。远公忙接旨,发誓孝皇君。随带五儿清,整装急出征。
公元七五七,十月十六终。血战睢阳阵,为国以捐躯。功勋昭日月,浩气满乾坤。
舍身取忠义,丹心照汉青。精忠为报国,士气震朝廷。为祭远公德,封为忠义魂。
皇建双忠祠,许远与张巡。远庙普华夏,显圣湘汨平,消灾救苦难,求财定婚姻。
出行择吉日,升学求功名。有求必有应,无一不显灵。庙中香火旺,民间情意浓。
五子清正公,从少入军营。父子齐抗敌,叛军胆丧尽。明察秋毫君,朗朗定乾坤。
私访护国将,龙目落清公。战役场场妙,战术局局精。军威胆识壮,谋略更高明。
彩虹当空挂,君臣心相融。朝廷圣旨下,行军都尉封。清正忙跪拜,接旨谢龙恩。
南征又北战,戎马如一生。胸怀凌云志,尽孝护君臣。年迈体质弱,无力掌军营。
为度晚年乐,槜子佐佑公。豫睢徙长府,定居徽山冲。置业张姚陶,田产百五六。
上从花桥起,下至培头神。老屋许家巷,墓葬徽山墩。徽山衍六甲,三百六十春。
此刻最兴旺,朝中官满营。长子天佐公,脉发徽山冲。次子天佑公,徙长凤凰坡。
徽许第五世,玄孙相琼公。徳配周邹氏,家藏十庄金。开基新天地,迁徙川山坪。
置业乌梅灞,定居白茅城。邹氏生一子,均公字平仲。湘许尊太祖,徽许六世孙。
均公配邓母,子二开郎卿。湘许一世祖,郎公与卿公。开郎子十可,开卿一可公。
兄弟十一个,都是均公孙。长兄许可崇,县府显神通。后唐五代时,广顺第三春。
公元九五三,建治白茅城。湘阴摄县事,官任大理评。均裔迁徙广,普及各州城。
四省十五县,红丁三万零。藤蔓伸异处,根系徽山情。枝繁叶正茂,前景更喜人。
二零一三年,癸己宗亲联。首届宗代会,统一梦想圆。锡和几宏武,拥跃唱太平。
房旗十一杆,面面向中心。湘许总挂帅,统领是均公。二零一四年,甲午总谱编。
组建纂委会,新光有卫平。满恒必浩辉,宏锡正和几。胸怀全均系,编纂总谱牒。
甘心护祖德,忠孝顺全宗。梯平捐巨款,文霞紧随跟。献忠大出手,自良意志真。
万元以上者,芳名例前中。今为众贤达,百世流芳名。总谱十五卷,以可为房分。
混沌初开起,盘古系元宗。一万八千岁,人类独为尊。三皇接五帝,从古至如今。
炎帝许氏祖,高阳许羌公。西周许文叔,许国开国公。世系全清晰,世次代代明。
源流五部考,层次更分明。正宗徽湘史,考究卷首中。各房原有业,五风吹一空。
无需去追究,重组再振兴。二零一六年,丙申绘新编。万事从头起,群雁一领翁。
勋平霞忠良,叔侄六人行,倡议再兴业,心诚事必成。筹资一千万,总祠陵园兴。
贤达齐献策,全族共添荣。阴灵该归处,祭祀先祖魂。三四至三七,四代定乾坤。
心往一处想,计往一处兴。全族歩伐整,奔向新征程。中华许氏旺,试看徽湘兴。
大快人心事,全族共享荣。夙愿全圆梦,族兴称我心。长江起巨浪,后秀赛前昆。
一浪高一浪,一层推一层。一代超一代,一程越一程。今天真灿烂,明日更繁荣。
                            湖南徽山湘阴许氏銎公房禾担岭支
                                三十四世裔孙名兴·新民撰写
                       2016年(丙申岁)6月
注解:
“玄祖善心子”指隋朝(554~618年)许享四子善心,字务本。官任光禄大夫,封高阳郡公。德配谭氏子五,学宗、敬宗、钦宗、恭宗、启宗。敬宗公系杭州许氏始祖。
“父亲许望子”指唐朝(648~698年)许彦伯长子许望,字钦围。官任平章政事,羽林将军。
“显圣湘汨平”指湖南省湘阴县、汨罗市、平江县。
“细和几来武”指可銎公房兴胡公裔锡新,可彤公房硕公裔和平,可泰公裔几来、泰公房秀三公裔宏权、泰公房念禄公裔武华。
“新光有卫梯,明恒必浩辉”指新民、光仁、有初、卫求、梯平、明满、恒德、必勋,浩川、荣辉。
“群雁一领翁。勋平霞忠良,叔侄六人行”指可銎公裔新民、必勋、梯平、自良、献忠,可徽公裔文霞等叔侄。
“三四至三七”指均公全世系三十四世至三十七世裔孙。

湖南平江许氏
平江县,湘、鄂、赣三省相邻。崇山峻岭,秀野丘林,昌江环绕。历史上是我国南北交通要道,湖南东北门户,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人才辈出、繁衍生息之风水宝地。据许武云先生主编《平江许氏通谱》记载,平江许氏早于北宋,晚至清代,先后自江西、广东等地多批次、多支派迁入并分布于县境内东南西北四方开族和发展。1999年联族首修《平江许氏通谱》在谱人数超5000人,因天灾战乱,先后移居外省县约3000多人。平江许姓支系来源和分布情况为:
(一)北乡南港族许德俊支系
始迁祖德俊公,北宋邑庠生,因靖康之乱,携子尚文自江西罗塘迁来平江南港落籍。尚文子许之章,字斐然,宋淳熙元年乡贡;之章子许仲明,字炳,讲学江西鹿洞书院,通经史、精理学、懂诗文。宋淳熙七年,由进士官潭州尉(长沙太守),为官清廉而贫寒。致死后难于收殓,其贤德持身,誉载湖广,入祀乡贤祠。生应寅、应霆二子;应寅登绍定二年进士,官签判,文思迅捷,下笔千言,著有《果斋集》。死后亦入乡贤祠。其子许开,宋咸淳六年乡贡。开子元信配胡氏,幕阜名山隐士,幕阜悬岩峭壁上留有七律凿诗二首八句。元信子亿什,什生子二:长子钦字,迁居济阳县为始祖。次子钦录生子二:长辖、次轮。辖有子四:雍、熙、济、世。雍公迁湖北通城苦竹街为始祖。济公携子迁华容县,为华阳始迁祖。世公字官正,元代人。子五:金声、金章、金榜、金玉、金常。金声与五弟常迁岳旧后为始祖;金章与四弟玉是迁湖北监利的始祖;金榜迁临湘县立谱建祠传世。照公字敬止,子金堤,金堤子二,长绍三,次福四。绍有三子:文继、文衡、文开。继、衡兄弟居龙洞;文开由平江祖门迁居岳阳刺洞为始迁祖,1993年另立宗谱时人丁逾万。福四原配刘氏,生子文胜。继配汪氏生文方,文京二子。兄弟因世乱,奉母迁居岳阳刺洞,后裔另主祠建谱。文胜子三:天祥、天瑞、天佑。瑞裔分居岳阳城陵矶。天佑裔为瑚佩族祖,天样为南港族祖。自北宋丙午年(1126年)俊德公奔迁平江创业,已历878年,繁衍36代(按世均24.4年),据不完全统计,人丁已有三万。迁出创业另立祠建谱的有七个分支系,还有定居台湾、留学美德等国入籍的高薪人才。仅南港支系现有博士硕士八人,教授十一人在为祖先争光,为国家振兴作突出贡献。
(二)南乡献钟族许六郎支系
1、六郎公是江西许孝康派下,富公裔孙、六郎公后代,由广东迁来平江南乡的始祖有四批七人,现已380多年,人口1400多人。族人葬祟广东老谱。奉六郎公为一世祖。四批始迁祖分别为:1、六郎公第18世孙许守华、守联兄弟,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621年),由广东程乡抵攀城,初徙湖南桃源,再迁浏阳添子岗,又由浏阳徙平江南乡献钟田岩易家湾。现发展为田岩、车锥湾、水南、邹家畔、河墙、他山洞等七个分支,人数约1000人。
2、六郎公20世孙许兆圣是尚义公之孙,祖居广东迁江西会昌,后徙湖南浏阳大江洞。康熙五十七年(1637年),由浏阳迁平江练埠蚕山立业;六郎公21世孙;尚仁会曾孙许孚远、许原发兄弟,于康熙四十七年(1627年),由江西赣州府会昌县,移居宁州祟乡,后迁平江九岭,泅洲坪等地(今后裔居思村、三市等地)有人口200多人。
3、六郎公17世孙许国海由广东迁江西万载,于康熙五十六年(1639年)迁来南乡傍易家湾,定居白石源。因世乱,死损较大。现有一百多人。
4、六郎公19世孙许恭文,于康熙年间由广东嘉应府平远县迁江西赣州。后徙平江爽源,是为天井塘支系,现后辈一百多人。
(三)东乡渔潭族,许贵五子琳公后代支系
琳公十世孙许胜通生子三:友章、友廉、友库,祖居江西上洛,辗转迁徙,定居吉安府粤都。乾隆年间友痒之孙许和临,自吉安迁来平江土垄、渔潭创业;友章公曾孙许华渊于乾隆六年(1741年)迁来平江黄泥段开族;友廉公曾孙许华佑亦于乾隆年间迁到江东乡陕坑立业。据《许氏通谱》序载:今居平江东乡金坪、后岩、红坑,腾桥旁均为友章支裔,居陕坑为友廉公裔;居渔潭、黄花山、何仙洞及迁岳阳、巴陵金竹洞等处,为友库公之裔也。
东乡许姓迁平较晚,距今不到三百年,人口已有700多人。各支聚居相近不到30里,族人淳朴忠厚和睦相携,喜庆丧吊,至今供奉自江西祖地接来的始祖牌(二米高表金)。自清嘉庆以来历届所修族谱保存完好。老有长者之风,少尽茁壮成长。人勤淡泊,与世无争,不羡攀富,知足自乐。怡似幽雅仙景,今日俨如世外桃源。
南乡许族历届修谱,都遵广东老谱源流,以六郎公为一世祖。但六郎以上,无世次传承,若隐若现为天正公支下,留下了遗憾的迷雾,幸在全县联修通谱中,发现东乡琳裔老谱源流载有:孝康公之后许富、许贵兄弟抗金筹措军粮。勤王保驾有功,富授祭酒大夫,贵封礼部尚书。贵公有八子,其三子瑶过继胞兄富为用,后秦桧篡权,岳飞被害,危及支持岳飞抗金,在朝为官的富贵二公,是此富贵兄弟愤然解仕归里,并为后代安全计,将家产均分九份,立关九本,让子侄九人,远迁近徙,各立家业。玖公迁福建,生一子名六郎。六郎年甫十八迁广东潮州府大埔县,由此使六郎公以上世次略然。平江南乡许族是富公之后,与东乡贵公五子琳公后裔,亲本一家得以团聚,结束了六郎公为天正公支下的误讹。
平江许姓,过去分支修谱,秘不示人。以至一本之亲,互不相识,不亚途人,在首修《许氏通谱》联族梳理世次过程中,虽几经周折,几费艰辛,但使千百年来的支分途别,又能归宗认祖。这不单实现了先人合祠联谱遗愿,更为许氏全族疏理世次,提供了线索,又为国史、民族史、方志作出可靠的基础依据。但由于代远年湮,迁徙分支,盘根错节,还有值得探讨之处。如南康许秀南先生提出:许康公先祖,源于许光卿,与三国许褚是同族兄弟,说明本族必自谯郡,况且罗塘述公子志学,至孝康世系。先人生辰年月不详,传代数与年代不符合逻辑,提出质疑,不无道理。广东俊亮宗贤,提供福建高阳许氏谱载,六郎公源于天正公,亦值得慎重探讨。族史是错综复杂的难题,举步维艰,平江《许氏通谱》,以老谱源流为依据,彼此衔接,条理清晰,能自圆其说告一段落。存在异议,可彼此交流,互相证实,佐证讹误,以求共识的目的,不会太远。(许武云  提供)

安仁县凤冈许氏
凤冈许氏始祖乾金,字元甫,号浑然。“原籍河南郏州灵宝县。宋熙宁年间官湖广直棣郴州剌史。为官正己率属,实心爱民,厘奸剔弊,政简刑清。因青苗法变,赋役繁重,见时势日非,先几而作,乃解组过安。适寓凤冈,见人土淳厚,遂家是焉。”
公生于宋宝元二年(1039年)己卯正月十三日辰时;殁于宋大观三年(1109年)己丑十月二十二日午时。配董氏淑娘,生子三,长子砍石字蕴玉,号山辉,住凤冈,后裔散居安仁本土各地与茶陵、资兴,繁衍大房、二房、三房,约3000余人口;三子坎确,字贯慨。住安仁龙海塘,后裔散居永兴仙水桥、耒阳小塘铺,繁衍四房,约500人口,与大房、二房、三房同祠同修,曰凤冈许氏。次子砍矶字澄清徙居耒阳三都,不明其详。
凤冈许氏,发展至今近千年,达三十五世,约四千之众。据传,外徙族人枝叶并茂,各支人口逾万,年深日久,云天远隔,难知其详。
乾金祖自凤冈发祥,从此人文蔚起,丁才秀代代出类拔萃。始祖郴州剌史,二世祖宋官郡宰,嗣后高阳郡侯、长沙巡司,以及历代县令、州尹、典史、省察、教谕、训导、文林郎等每每皆是,颇为称著者有嘉靖皇恩敕封许赞文渊阁大学士,且其妻李氏受敕封为淑人;其父许进受诏赠为资政大夫吏部尚书,诏赠其母高氏为淑人;有宣统诰封湖南芷江县教谕许镇岳之父许明建为修职郎,诰封其母为孺人。新中国诞生后,凤冈许氏更是新官辈出,乡长、县长、省处级、厅局级公务员、科技拔尖人才迭出,其中许持刚字岳松,时任民政厅厅长、省人大常委,高风亮节,以省厅局级公务员终身;同时代亦有许维孝字美元者身为中将困居台湾终其一生。
官员源自书生者众,科举时代,庠生、禀生、贡生、拔贡达321名。新学开始,凤冈许氏少文盲,至1997年八修谱谍统计,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学历者计378名,文化人在族中只百分之七强。基于全族人文素养虽不过低,族人尚须努力奋进。可幸者在八修谱谍中,就道德层面而言,没有刑事犯罪受制裁的族人。

湖南省汉寿县许氏
始祖輗公,原籍山东青州府诸城县,籍由明洪武进士即任江苏吴县知县,后因解量逾限谪迁湖广龙阳鼎港巡司,遂落业于兹。

桃源乾潭许氏
始迁祖思民公,明永乐二年(1404年)由江西迁居桃源县西高桥村。传十一世至天一公,又于清乾隆初年再迁上坊之乾潭。主要分布于白洋河、浯溪一带。宗祠在乾潭,咸丰十一年(1861年)创修族谱,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续修。

桃源浯溪许氏
始迁祖于保公,明永乐二年(1404年)自吉水迁于桃源县东浯溪河。人口主要分布于官坪、姜家坤、许家塌等地。宗祠在老官坪,族谱创修于1924年。

张家界许氏
始迁祖传可公,原籍四川重庆,元至正间由进士官慈利,因家慈利,分籍永定。

益阳北门许氏
始迁祖谟明公,南宋末年自山西夏县奉任岳州太守,赴任途中遇战乱,遂定居于县治北门。后裔居新桥河、许家洲等地。

沅江、益阳许氏
始祖清公,居总府职,由豫章迁湖北,二派祖胜景公随父任,家于荆州府监利县大城垸;三派祖源远公生二子:长子先进,裔孙居于沅益东兴垸、阳龙坝、大潭口;次子先栋,裔孙居于沅益黄荆塞、上风湾、中洲垸。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创修谱牒未成,咸丰八年(1858年)首次付梓。长房旧派:清胜源先国乾(坤)启。次房旧派:清胜源先应漍有。续派:廷开隆俊秀,家贵效贤良,本大时荣茂,流长百代昌。

新化许氏
始祖子贵公,原籍南京朱家巷,明洪武初授贵州黎平府伍开卫,子五:仲先授平溪卫指挥;爱远授偏桥卫指挥;见远授耳海卫指挥;闻远授荆州卫指挥;成远授伍开卫镇抚职,享受世袭,越六世至铎、铠、钦、礼四公,由伍开卫中潮所分拨湖南宝庆新邑,铎居永宁乡观音阁;铠居太阳乡九龙坪,至七世济宝公、安宝公徙居新化云溪。谱一修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乾隆十三年(1748年)续修,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三修,宣统二年(1910年)四修,2000年五修。派语:高登自之士,国运受维新,功犹宏治泽,昌泰应崇熙,仁孝良文景,隆盛继其兴,后则风传定,芳辉佳见升。

郴州吉阳乡高岱许氏
始祖忠公,元顺帝时驸马,因避难由河南河内至江西南昌府,病故。其子念魁、念科奉母渥温氏至郴,居吉阳乡之高岱。后人分布于桂阳、广东等地。宗祠在郴县梨园。

永兴羊冲许氏
始迁祖开泰公,字亨一,原籍浙江嘉兴府嘉兴县,宋度宗四年戊辰(1268年)进士,官封湖南道巡府,宋端宗二年丁丑(1277年)致仕隐居耒阳邓衙塘,后迁大义乡之青琅。生子三: 宏仁、宏义(分谱另派)、宏道(官江西饶州府,入籍乐平)。宏仁子二:功嵘、功峻。功嵘子四:安闾迁往贵州,安阖徙居永兴唐屋塘门前,安訚守祖地耒阳青琅,安阆居耒邑三都盐塘。功峻子三:安阀迁居永兴三祝、安阅迁居永兴黄泥羊冲、安闵迁居永兴唐屋西冲(又称桥头塆)。
先祖安阅公,字竖廉,号琅峰,举人官任河南卫辉府尹,明洪武辛亥(1371年)由耒阳大义乡青琅迁徙永兴琅琳边。安阅公生子三:必合、必全、必太。带领子孙勤奋耕读,艰苦创业,促进了羊冲等周边地区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家族生息繁衍,人口已逾1.2万,散居永兴、资兴、耒阳、安仁、嘉禾五县十八个乡镇。
羊冲许氏宗祠始建于清康熙丁卯年(1687年),康熙庚寅年(1710年)复增两栋两廊厢,嘉庆庚午年(1810年)进行大修,祠宇辉煌,占地五亩余,前后五栋,族盛香旺。1958年因当地农田水利建设需要修筑劳武水库被拆除。2005年,阅公后裔齐心协力,重建宗祠,于2006年3月竣工。新建许氏宗祠建筑用地505平方米,三层建筑面积1039.6平方米,前有白玉龙柱耸立,上有琉璃飞檐翘角,中有两条长廊相连,后有祖堂庄严肃穆,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
羊冲许氏族谱中的旧谱序作于明万历四十壬子年(1612年),安阅公后裔合全太三大房谱牒始于手记笔录,清同治六年丁卯(1867年)正式续修,中间三大房几经分合,于2007年进行七修。七修《许氏族谱》为16开本,图文并茂,朱红色硬壳精装,一套十四卷,总计10237页。
羊冲许氏远祖是唐朝翰林学士许敬宗,据羊冲许氏族谱记载,敬宗公子三:义俊、义侯、义优,义侯子二:德义、德讲,德义子崇隆,崇隆子二:绳礼、绳规,绳礼子四 :武贤、武资、武贾、武才,武才子绍芳, 绍芳子二:宗文、宗章,宗文子二:启祯、启祥,启祥子二:承光、承先,承先子三:祚珀、祚贤、  祚琦,祚贤子二:胤让、胤逊,胤让子二:大容、大宝,大容子二: 开泰、开春。传至14世开泰公,隐居耒阳,为永耒两邑始迁祖。旧谱载排行:敬义德崇、绳武绍宗、启承作胤、大开宏功、安必应祥、仁子思邦、受敬一国、文昌显扬、辅立盛世、清操孔彰、贤俊代衍、名振南方、经学济美、荣华玉堂、能守前绪、积厚流光。
资兴镜塘许氏
始迁祖武材公,元顺帝年间自江西南康奉令来湘剿匪,卜居资兴县北区镜塘。后人分布于牵牛垇、白筱等地。宗祠在南城外。

汝城王家塘许氏
始迁祖玉芳公,清道光时由广东乐昌县黄圃司迁汝城王家塘。

道县许家坪许氏
先世居山东青州。始迁祖子良公,唐进士,道州刺史,卒于官,子孙因居道州。族人分布许家坪、接龙头、许家、三海洞、许家坝等村。

蓝山凤感乡小江洞许氏
始迁祖朝库公,清乾隆初由临武县迁来。

会同许氏
始迁祖粮勷公,宋元丰间自江苏南京宦湘,首迁新宁潭湾,再迁会同。宗祠在会同广平乡。

麻阳跳岩许许氏
始祖望元公,兄弟四人自江西南昌徙湖南郴州府永兴县壁塘。至四世文祥公,明永乐二年(1404年)寄屯居辰州府麻阳县尚家村跳岩许,耕种屯田,名充军丁。后裔分布舒家村、江口圩、锦和、郭公坪、长潭等处。老派:望君如文思,仲朝正可登,生国长宏远,万世昌大启。续派:良贤昭盛德,温厚笃忠贞,克绍伦常振,懋修福泽临。

靖州许氏
始祖成公,元末随沈总兵起兵,从明太祖征中原,明洪武调靖州卫左所千户,世袭百户。七传至应瑞公,清顺治中徙居鸡公塘。始迁祖伦公,原居邳州,明永乐十年(1412年)授济州卫千户,宣德六年(1431年)调靖州卫前所千户世袭。

我要评论

宗亲评论

目前暂无任何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