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白氏源流
发布时间:2022/8/8 18:23:47 点击量:2562 文章来源:炎黄修谱网 最后更新时间:2022/8/8 18:23:53 作者: 录入者:

第一个渊源:源于风姓,出自远古伏羲时期官吏白龙,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古代所称的“白龙”,亦称龙师,也就是秋官,或称秋卿,后世称作大司寇,职责是掌管王朝的司法和刑狱,是传说中远古第一帝伏羲氏给属下设置的官称。

唐朝儒学大师颜师古在《汉书·百官公卿表》中注释道:“师者,长也,以龙纪其长官,故为龙师。春官为青龙,夏官为赤龙,秋官为白龙,东官为黑龙,中官为黄龙。”

在白龙(秋官)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白龙氏、龙师氏、秋官氏、秋卿氏、司寇氏,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白氏、龙氏、秋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风姓白氏族人皆尊奉伏羲氏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远古炎帝时期大臣白阜,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传说,在远古时期,姜姓部落首领炎帝属下有一个臣子名叫白阜,他精通水脉,为疏通水道、治理水患、发展农业灌溉做出了贡献,被尊为水师

在白阜的后裔子孙中,便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白阜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白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姜姓族人皆尊奉白阜为得姓始祖。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远古黄帝时期官吏白云,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白云,就是第一个渊源中讲述的“白龙”,亦即秋官、秋卿、大司寇,掌管司法和刑狱,是传说中黄帝时期的重臣之一。

司马迁在史籍《史记·五帝本记》中记载:“黄帝时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在典籍《集解》中则注释:“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东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在白云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白云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白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姬姓白氏族人大多尊奉黄帝为得姓始祖。

第四个渊源:源于嬴姓,出自白冥氏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史籍《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白冥氏,秦族。”

白冥氏是远古圣贤皋陶、伯翳父子的后代,著名的“嬴姓十四氏”之一,即秦氏、赵氏、徐氏、郯氏、莒氏、黄氏、江氏、白冥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修鱼氏、蜚廉氏。

白冥氏在春秋时期即已经省文简改为单姓白氏,世代相传至今。

嬴姓白氏族人皆尊奉皋陶、伯翳为得姓始祖。

第五个渊源:源于高辛氏,出自远古帝喾的后裔挚,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史籍《潜夫论》中记载:“吉白氏,莘姓后。”

高辛氏,姜姓,上古时代著名的氏族部落。高辛氏族形成于少昊金天氏政权时期,兴起于西北陕甘地区。其父系先祖为黄帝氏族,母系先祖为炎帝氏族。

在颛顼帝政权晚期,高辛氏的先人开始从陈仓地区(今陕西宝鸡)向东迁移,进入太行山以南的河洛地区,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后来迁居于濮阳地区,成为颛顼政权的核心力量。

高辛氏族的始祖名叫姜岌,出生在岌城(今甘肃正宁)。姜岌在陈仓立中天建木,施行春秋二季的原始太阳历。他逝世使后由于儿子年幼,便由他的弟弟姜夏代为执政。姜夏执政后,将都城迁至潼关(今陕西华阴),并与炎帝后裔的夸父氏族和祝融氏族结盟,势力更加强大起来。

姜夏逝世后,没有归位于兄长之子,而是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姜未。姜未出生在未城(今陕西富平),执政期间又迁都于灵宝(今河南三门峡灵宝)。在姜未执政时期,高辛氏族的势力已经十分强大,当时黄河下游正处于海浸的灾难之中,世代居住在那里的颛顼族和少昊族受灾严重,被迫向西部的高原和北部的山区转移。姜未逝世后传位于儿子姜喾,即著名的喾帝。

姜喾继任氏族首领后,立刻率本部族东征反叛的共工氏族,并将共工氏击溃,其兵败后向北方迁徙。而姜喾因辅佐颛顼政权有功,被封在高辛(今河南商丘),因号高辛氏。此后高阳氏政权已经衰落,中原各大部落共同推举姜喾为天下共主,姜喾正式建立高辛氏政权,号喾帝。

喾帝有四个王妃,其中之一的四妃叫娵訾氏、常仪邹屠氏。喾之四妃。娵訾氏是娵与訾的合婚族。娵訾氏与帝喾联姻生子姜挚。姜挚后来又入赘于少昊青阳氏,继承了少昊挚称号。在喾帝东迁濮阳时,改封少昊挚于大辛(今河南伊川)。喾帝在位三十五年后逝世,少昊挚承喾帝之位。

少昊挚不善为政,因此在认真甄别之后,将帝位禅让给了尧。尧帝即位后赐封少昊挚于顿丘(今河南濮阳顿丘),仍称高辛氏。

从潼关入太行山南麓的喾帝氏族的另一支族人后来进入汾水流域。而进入濮阳地区的喾帝氏族后来又南下淮阳、舞阳,及至淮河地区。帝喾(帝挚)氏族前后延续有八百八十多年。

到了夏王朝初期,夏王姒启赐封高辛氏的后代姜角(青阳氏)于莘地(今陕西合阳),伯爵,建立了莘国,与姬周一族的方国(西歧)接壤。

到了殷商王朝末期,西伯侯姬昌(公元前1229~前1133年在位,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1152~前1056年在位)采纳军师姜太公(姜尚,公元前1208~前1095年待考,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1128~前1015年待考)所定之策,采取由远及近的攻伐战略,古莘国最后为其所吞灭。

莘国灭亡以后,其国王族以及国人就以故国名为姓氏,称莘氏、或有莘氏。

到了西周中期,该支莘氏族人向西迁居于吉白地区(今宁夏固原西吉),遂有改以地名为姓氏者,分衍有吉白氏家族,后又因避羌狄与秦国之间的战乱,举族掉头迁徙向东,后因与楚国贵族联姻而世为楚国下大夫。至春秋、战国时期,吉白氏的后裔子孙即省文简改为单姓白氏、吉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姜姓高辛氏支白氏族人皆尊奉少昊挚(姜挚)为得姓始祖。

在一些古籍中,多因吉白氏家族一直活跃在楚国,因此误认其为芈姓后裔,甚至指之为楚庄王芈旅(熊侣)执政时期(公元前613~前591年)著名的近侍伍参的庶支后裔,这是错误的。

尽管伍参直接导致了楚军在著名的“邲之战”中大胜晋军,成为楚国的大功臣,其后代子孙中确也名人辈出,但吉白氏一族与伍参一族毫无血缘干系。

该支白氏后裔千万注意,切不可误攀芈姓世系。

第六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太王五世孙姬虞仲的后人百里奚之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周太王古公亶父的五世孙叫姬虞仲,他的后裔中有著名的贤者百里奚,生有儿子叫孟明视,为春秋时期秦国著名的大将军。孟明视生有二子:长子叫西乞术,次子叫白乙丙。

孟丙,字白乙,孟明视之子,春秋时期秦国的著名将领。周襄王姬郑二十五年(秦穆公嬴任好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在孟明视率领下,白乙丙与兄长西乞术将兵袭击郑国,灭滑国,归途过崤山时遭晋军伏击,全军被歼,三将均被俘。后被释放回国,白乙丙等知耻而后勇,三年后,又挥兵伐晋国,渡河焚船,之后勇败晋军。白乙丙积功升为秦国大夫。

据史籍《元和姓纂》、《唐书·宰相世系表》等的记载,春秋时期白乙丙官拜秦国大夫,其后人以先祖为荣,遂有以其名讳为氏者,即称白氏,并尊白乙丙为白氏得姓始祖,是为陕西白氏,史称白氏正宗。

一部分姬姓白氏族人尊奉孟丙为得姓始祖。

第七个源源:源于芈姓,出自颛顼帝的裔孙白公胜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尚龙录》等资料记载,颛顼帝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季连的后裔熊绎在荆山一带建诸侯国,定都丹阳。周平王姬宜臼三十一年(楚武王熊通元年,公元前740年),荆君自封为武王。他的儿子于周庄王姬林八年(楚文王熊赀元年,公元前689年)迁都于郢(今湖北荆州),改国号为楚,从此改称楚国,或荆楚国。

到了楚平王熊弃疾执政时期(芈居,公元前533~前515年在位),太子熊建因做晋国袭郑国的内应而被杀,太子建的儿子熊胜便逃到吴国,投奔了吴国上大夫伍贠(字子胥,公元前?~前484年待考)。

到了楚平王的孙子楚惠王熊章于周敬王姬丐(姬匄)三十二年(公元前488年)即位后,楚国令尹子西(公子熊宜申)把熊胜招回国,任命为巢大夫,封地在白邑(今河南息县),因此号称为“白公胜“。

周敬王四十一年(楚惠王九年,晋定公姬午三十二年,郑声公姬胜二十一年,吴王姬夫差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农历6月,吴国攻打楚国的慎邑(今安徽颖上北),白公胜率楚军在慎邑击败来犯的吴军,缴获大批军械辎重。因此功,令尹子西答应白公胜将来伐郑国以报父仇。但当随后的晋国伐郑国之际,楚国为了拉拢郑国以利争霸中原,由令尹子西出兵去援救郑国。

白公胜因子西言而无信,报仇未能,遂怨恨楚国君臣,开始暗中积极争取民众,准备夺权。当年农历7月,白公胜以进献战利品为名,带兵突入郢都,杀了令尹子西、大夫子期(公子熊旗),劫囚了楚惠王,史称之为“白公之乱”。白公胜在都城内着手进行朝政改革以争取民心,并欲立子闾(公子熊启)为楚王,然而子闾拒绝接受王位,被白公胜怒而杀之,如此一来,大大地得罪了楚国其他贵族。随后,楚国大夫沈诸梁(叶公)亲率方城外之军前往镇圧。叶公率军从都城北门攻击而入,一举击败白公胜。白公胜出逃到城外山中,在密林中自缢而死。白公胜的弟弟王孙燕也逃奔至吴国,后在吴国灭亡之后又迁至秦国。白公胜自缢后,其亲信石乞被叶公所俘,拒绝告知白公胜尸体所在,结果被鼎烹而死。

白公胜逝世之后,其后裔子孙便以先祖封邑名称或爵号为姓氏,称白公氏、白侯氏、白氏,后皆统称为白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河南白氏,其后裔中有著名的历史人物白居易(字乐天,公元772年~846年)。 

芈姓白氏族人皆尊奉白公胜为得姓始祖。该支白氏族人中最著名的历史人物,就是战国后期白公胜的五世孙、秦国大将军白起,伟大的唐朝诗人白居易,以及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信国公白云孙(文天祥)。

第八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白杨提氏,亦称白阳提氏,是汉末南北朝时期代北鲜卑拓拔部中的一个氏族部落名称,集居于陇西地区,以部为氏。

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以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白杨提氏在这个过程中改为汉姓白氏,后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九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南北朝时期官吏白直,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白直,是南北朝时期的一种官称,北齐、南宋、南梁、北魏等割据政权中皆有,为一种小吏。

南北朝时期,凡在京师、州、郡设置的刺史以下,皆设有白直之官,实际上就是刺史府中的低级侍从,多由刺史亲军或地方军队中抽调,没有朝廷俸禄,由刺史府开支银钱,因此称之为“白直”。

在白直的后裔子孙中,很早即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白直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白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唐朝白州,属于以地名为氏。

据《姓氏考略》记载,唐朝时期设置有白州(今广西玉林博白),时称“白国”,其地原住民的主要成分是西瓯骆越部族,百越民族的一个分支,其时即有以国名为汉化姓氏者,称白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突厥族人,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历史文献《台北县氏族略》中的记载,唐朝时期有突厥族人白元光,系汉化改姓而来,后在清朝中期渡海迁居台湾省台北县,成为今台湾省白氏族人的先祖之一。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回族中的白氏族人,仅次于杨氏,是回族大姓之一,源出多支:

⑴、广西桂林的回族白氏,谱系称始祖为伯笃鲁丁。据史籍《元诗选》中的记载,伯笃鲁丁字至道,称鲁至道,答失蛮人,进士,大蒙古国薛禅汗忽必烈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任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副使。因“伯”与“白”对音,其后裔先取“伯”为姓,后改白氏。

⑵、据史籍《新元史·氏族表》记载:西域回回伯德那(伯笃那丁)之子察罕(察汗),元仁宗赐予其白氏。

⑶、明朝时期,哈密回回哈只阿力,在明英宗朱祁镇北狩时有翊戴之功,在明天顺年间,明英宗复辟,哈只阿力举家内附,任锦衣卫指挥佥事。哈只阿力逝世后,其子阿讨刺袭职,被明英宗赐姓白名瑜。白瑜之子白镔,白镔之子白澜、白赢及五世白镛、六世白廷圭、七世白三捷,均沿袭白氏并世袭锦衣卫指挥使。

⑷、陕西丁氏也是哈密回回,初居甘州(今甘肃张掖),任指挥使,后迁居北京,其孙丁亦撒,为锦衣卫百户,在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被明世宗朱厚熜赐姓白名勇,从此后裔子孙沿袭白氏。

⑸、在明朝时期,原来元朝末期的大臣北斗努、阿都拉、伯嘉律等西域人,皆被明太祖朱元璋赐汉姓为白氏,其子孙后裔世袭至今。

(6)、出自改姓。由西亚、中亚的易卜拉欣之后裔,分别取其祖辈名字中的每一个字立姓而来。因易卜拉欣,亦译伊白来金或伊白拉金,故后裔多以伊、白、拉、金冠姓。

(7)、出自赐姓。如元时西域纥城人察罕,明时元人北斗努、阿都拉、伯嘉律等人被赐姓白;又元代回回世家伯笃那丁,“其子察汗,赐姓白氏”。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记载:

⑴、蒙古族巴鲁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ru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白氏、苏氏等。

⑵、蒙古族巴雅克氏,世居锡喇塔拉(今甘肃张掖永固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yak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白氏。

⑶、蒙古族巴岳图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yotu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白氏、高氏等。

⑷、蒙古族巴岳特氏,亦称巴乐特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七十二姓之伯要歹氏部落,以地为氏,世居阿巴噶(今内蒙古锡林郭勒阿巴噶镇)、巴岳特(今山西天镇、阳高边外)、西拉木兰(今河北承德围场)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yo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白氏、巴氏、丰氏、陈氏、联氏、高氏、包氏、罗氏等。

⑸、蒙古族巴林氏,亦称巴邻氏、八邻氏,源出元朝初期大将、丞相巴林·伯颜的后裔,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巴林(今黑龙江伯力、俄罗斯哈布罗夫斯克),或言以地为姓,或言内扎萨克以部为氏。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rin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白氏、潘氏、詹氏等。

⑹、蒙古族拜都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idu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白氏、伊氏等。

⑺、蒙古族拜达尔氏,世居苏尼特(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草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idar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白氏。

⑻、蒙古族达喇明安氏,亦称达喇穆氏,世居鄂嫩果尔(今黑龙江上游北岸支流鄂嫩河即斡难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Dalaminan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白氏。

⑼、蒙古族鄂尔图特氏,元朝时期即有的姓氏,以姓为氏,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Ertut Hala。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白氏。

⑽、蒙古族塔喇巴齐克氏,亦称他哈比己特氏,世居土默特(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albacik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白氏、李氏、理氏等。

⑾.蒙古族颜扎氏,亦称燕札氏、颜查氏、阎拉扎氏、颜之哈拉氏、库雅拉彦札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颜盏氏部落,以姓为氏,满语为Yanja Hala,在金国被宋蒙联军灭亡之后,女真颜盏氏被裹胁入蒙古部落,成为蒙古族姓氏之一,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中旗)、雅兰西楞(今俄罗斯滨海地区苏城东南一带)、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长白山区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白氏、颜(民姓)氏、阎(官姓)氏、张氏、查氏等。

第十四个渊源:源于鄂伦春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鄂伦春族白依尔氏,亦称拜英格哩氏、白亚格尔氏、搬吉尔罕氏。该氏族有五个分支,即:吾库萨依尔千、布勒吉依尔千、昭伦千、乌永那千、查拉巴克千氏,皆世居伊敏(今嫩江支流诺敏河流域)、墨尔根城(今黑龙江嫩江畔)。后有满族、锡伯族、鄂温克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yingeri Hala。改汉字单姓为白氏。

第十五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巴颜氏,亦称巴雅氏,源出辽国时期属国女真旧部,以部为氏,满语为Bayan Hala,汉义“富裕”,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松花江流域、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木伦(今大兴安岭山地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红山北麓)、齐齐哈尔、敖汉(今内蒙古赤峰敖汉旗)。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多冠汉姓为白氏、富氏、于氏等。

⑵、满族白佳氏,亦称拜佳氏、伯佳氏,满语为Bai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蒙古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白氏。

⑶、满族拜嘉拉氏,满语为Baigiyara Hala,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后多冠汉姓为白氏。

⑷、满族伯苏特氏,亦称白苏特氏,满语为Beisut Hala,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后多冠汉姓为白氏。

⑸、满族莽果氏,亦称蒙棍氏,满语为Manggo Hala,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一带),所冠汉姓为白氏、莫氏。

⑹、满族纳塔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纳坦部,以姓为氏,满语为Nata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尼马察(今黑龙江省穆棱县东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后多冠汉姓为白氏。

⑺、满族尼扬尼雅氏,亦称年尼雅氏,满语为Niyangniya Hala,汉义“马箭”,世居费达木村(今黑龙江北岸)等地,后多冠汉姓为白氏、年氏等。

⑻、满族萨察氏,亦称沙岔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撒铲部,以姓为氏,满语为Saca Hala,汉义“盔”,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浑春(今吉林珲春)、长白山区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为白氏、谢氏、隗氏、魁氏等,其中的“谢”为乾隆赐姓。

⑼、满族沙拉氏,亦称萨加拉氏,满语为Sala Hala,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等地,后多冠汉姓为白氏、边氏、查氏、沙氏、程氏、山氏、谢氏等。

⑽、满族塔喇氏,满语为Tara Hala,满语“旷野”,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俄国学者史禄国认为,这个氏族应当属于蒙古满洲,人数庞大。后多冠汉姓为白氏、唐氏、匡氏等。

⑾、满族伊喇氏,亦称伊拉喇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移喇部,即原来辽国契丹国姓耶律氏,满语为Ilan Hala,汉义“三”,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世居三姓(今黑龙江依兰),后多冠汉姓为白氏、刘氏、王氏、肖氏、萧氏、李氏、黄氏等。

⑿、满族吴扎氏,亦称兀扎氏,满语为Wuza mongu,老满洲部族,人数众多,有四个分支,即黄氏、紫氏、红氏、白氏,发源于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后多冠汉姓为白氏、吴氏等。

第十六个渊源:源于犹太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犹太族白氏,是古伊拉克两河流域的一支犹太族人,在血缘系统上与亚美尼亚犹太人及阿拉伯犹太人比较接近,生活习性与回族比较接近,但仍有许多区别。早在唐朝时期(公元八世纪)就沿丝绸之路进入中原地区。

到了北宋真宗赵恒执政时期(公元998~1022年在位),该族风餐露宿、艰难跋涉,最终留居于今河南省的开封地区。

该支犹太族人为了纪念在和大力士角斗中扭伤了大腿的祖先,禁止食用牛羊肉的蹄筋,故此在开封民间称之为“挑筋”,犹太族人并不认为这称呼含有任何贬义,在自己记录的文史中广泛采用。后来的冯玉祥将军觉得这个名称不雅,按谐音改其为“教经”。

在开封犹太族后裔子孙中,多有依汉俗冠改汉姓为白氏、石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七个渊源:源于裕固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裕固族是北方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多信仰藏传佛教,同时保留原始萨满教成分。裕固族文化基本属北方游牧文化。除汉文化之外,包含有明显的蒙古和藏文化的成分。

裕固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一般认为,裕固族主要来源于唐朝后期(公元九世纪中期)西迁到河西走廊的甘州回鹘人。其族源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敕勒或铁勒,秦汉时期的丁零。他们初到河西走廊时,依附于当时统治这一地区的吐蕃。并在名义上归附于唐王朝。裕固族自称“尧乎儿”“西喇尧乎儿”,为同源汉语音译词。1954年2月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4月,黄泥堡裕固族乡成立。经过裕固族人民的充分协商讨论,一致同意用与“尧乎尔”音译相近的“裕固”(兼有汉语富裕巩固之意义)作为全民族统一的新的民族称谓。

在唐昭宗李晔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前后,甘州回鹘族人攻占了甘州城(今甘肃张掖),并建立了著名的甘州回鹘汗国。公元十一世纪初,该汗国被西夏王朝吞并。在甘州回鹘人控制河西走廊的一个多世纪里,甘州回鹘人利用古代中西丝绸之路交通要道,不仅快速发展了自己的经济,同时为促进当时的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甘州回鹘汗国灭亡以后,余部四散,一支投奔青唐(今青海西宁),后来融合于当地吐蕃族,成为今藏族的先民之一;另一支入居北宋境内,逐渐融合于当地各民族;还有一部分回鹘人即甘州回鹘的主要组成部分则退处沙洲以南地区,继续过着游牧生活。此后直到元朝时期的裕固族先民的历史,在汉文史料中的记载十分稀少。仅有零星的记载说,大致在今甘、青、新三省区交界地区,活动着被称为“黄头回纥”的部落。历史研究表明:“黄头回纥”大体上就是唐末五代时期甘州回鹘的后裔,也是元朝时期“撒里畏吾”人的先民。“撒里”(sara)即“黄色”、“黄头”,“畏吾”即“回纥”的别称。

宋理宗赵昀宝庆二年(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二十一年,公元1226年),蒙古汗国大将军兀良哈·速不台出兵攻下撒里畏吾地区。从此,在裕固族的形成过程中受到了蒙古族文化的强烈影响。不仅撒里畏吾人被纳入到了蒙古汗国及元朝的长期的统治之下,而且,许多蒙古部落也随各宗王镇戍该地区而进入到了撒里畏吾人地区。蒙古族百姓与撒里畏吾人基本上在同一地区游牧,这样就使在裕固族先民创造的回鹘文化中,又融入了许多蒙古族文化的重要内容。这种文化融合的过程一直持续到了明朝。

在明朝的史籍记录中,称裕固族先民为“撒里畏兀儿”。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遣使持诏谕镇守撒里畏吾人游牧地区的元宗室宁王卜烟帖木儿,后又封卜烟帖木儿为“安定王”,并陆续在撒里畏兀儿人地区设立了安定卫、阿端卫和曲先卫;在撒里畏兀儿人与蒙古族杂居的地区设立了罕东卫、赤斤蒙古卫、沙洲卫和罕东左卫,史称“关西七卫”。各卫的最高统治者仍然是元朝遗留下来的蒙古族及其后裔。在明朝,回鹘民族的一支与古代蒙古人长期生活在一起,两种文化的交流融合,在共同的“撒里畏兀儿”这一民族称谓下,这支回鹘人也越来越不同于从前的回鹘人。同时,当地的元朝时期蒙古族后裔也日益有别于早期的蒙古族。古代的回鹘人与蒙古人在长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日益接近,相互吸收对方的优秀文化,部分蒙古人学会了回鹘语,同时,部分回鹘人也学会了蒙古语。由于各地蒙古人的势力不尽相同,因此,在长期的经济文化交往中,古代回鹘人所受到的蒙古文化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但是,作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却在明朝中后期基本形成。

公元十六世纪初,东部蒙古永谢布酋长入居青海并袭扰撒里畏兀儿诸部,加上吐鲁番伊斯兰教势力的不断东扩以及蒙古瓦剌部的南下袭扰,使得安定卫、曲先卫、阿端卫、罕东卫部众不得不大规模东迁入居嘉峪关以内。裕固族先民陆续东迁后,明王朝就将他们安置到了肃州南山(今甘肃酒泉)和甘州南山(今甘肃张掖)地区,这大体上也是今日裕固族居住的地区。

清朝时期,裕固族普遍接受了藏传佛教,并广泛吸收了藏文化,一批黄教寺院在当地兴起。清政府按裕固族各部落所处的地域,将裕固族划分为“黄番七族”即七个部落,封授了各部落的头目、副头目及“黄番七族总管”,并赐以黄马褂和红顶蓝翎帽,又称“锡拉伟古尔”或“西喇古尔黄番”等。但在清朝直至民国年间,裕固族的社会经济似乎趋于衰落状态,人口急剧减少。清朝初期划分“黄番七族”时,约有六千多人口,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所剩人口不足三千人,濒临民族消亡的边缘。

裕固族现有人口正在接近一万五千,主要聚居在甘肃省张掖地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少数人聚居在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乡,其余散居在兰州和新疆哈密、昌吉等地。裕固族使用三种语言,一种是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一种是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还有是汉语。裕固族没本民族文字,一般用汉字。

现在,没有本民族书面文学的局面已被打破,裕固人开始用汉语来进行民族文学的创作活动。一批裕固族大学生开始了一种自觉的民族文学的创作活动,其中以他们的诗歌、散文创作较为活跃和集中。大学生们以及他们在走出校园以后的文化传播和社会实践活动,极大地促进了裕固族现当代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裕固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由于本民族文字失传,因此,民间文学十分发达,特别是其中的民歌,保留了古代丁零、突厥、回鹘等民族民歌的许多特点。

裕固族白氏,源出裕固族的斯娜氏、阿克达塔尔氏、巴依亚提氏这三各姓氏家族,其在清朝晚期即冠汉姓为白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八个渊源:源于土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土家族白氏,源出土家族中的白彦氏部落。

在明朝时期进行的改土归流运动中,今湖北省长阳地区的土家族人随着汉族兵卒的入迁军垦驻扎以及以后的联姻,改冠汉姓为白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九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佤族、东乡族、傣族、苗族、侗族、彝族、台湾高山族、台湾黎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白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白氏,世代相传至今。

我要评论

宗亲评论

目前暂无任何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