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孙氏源流
发布时间:2017/8/16 20:55:03 点击量:1503 文章来源:炎黄修谱网 最后更新时间:2017/8/16 20:55:40 作者: 录入者: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殷商末期纣王叔父比干,属于以避乱改姓为氏。

比干,是殷商末代君王商帝辛子纣的叔父,官至少师。

商王朝末期,朝纲混乱,商纣王淫虐无度,国势危殆,却变本加厉地骄奢淫逸、不听劝谏,比干冒着被杀头的危险,连续三天进宫劝说纣王,希望他能改过自新。那纣王恼羞成怒,下令如若有人敢再犯颜直谏者,一律斩首。

但是比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继续坚持劝说纣王,结果那纣王暴跳如雷,让人当廷剖开了比干的胸膛取心。

比干被纣王残暴地杀害之后,其子孙族人纷纷避难隐姓或改姓,其中有以本为商王族系子孙之故,改称复姓王孙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孙氏、王氏等,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子姓孙氏之始。

子姓孙氏族人大多尊奉比干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初期卫武公之子惠孙,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至武公和生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为氏。”卫康叔,名封,是周文王姬昌的小儿子,原封于康,史称卫康叔。

商帝辛子纣三十年(周武王姬发元年,公元前1122年,一说公元前1046年,待考),周武王灭殷商,建立了西周王朝,敕封同母弟姬封于康邑(今河南禹州),侯爵,史称康叔。

周武王逝世后,周成王姬诵还年幼,仅有十二岁,新兴的西周王朝由四王叔周公姬旦和十一王叔召公姬辅政。其时,负责督管殷商遗民的“三监”不服,遂联合了商帝辛子纣的儿子武庚禄父发动叛乱,历时三年之久,终被周公旦所平定。当时,康叔姬封因出兵参与平定三监之乱和武庚之乱有功,被周公封为怀侯,并把殷原来统治的地区分封给康叔,仍然以殷商的旧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为都城,接收并监管殷商的遗民七族,即陶氏、施氏、繁氏、氏、樊氏、饥氏、钟葵氏,康叔受封之后,广施仁惠,很快就把故殷都改造成为西周王朝的一个方国。

在周成王亲政之后,以康叔为大司寇,赐卫之宝祭器,准备移康叔于卫邑。

康叔逝世之后,周成王正式敕封康叔之孙考伯(姬伯康)于卫邑,袭侯爵,正式建立起卫国,不但成为拱卫(宗周,今陕西长安)的东部屏障,亦承担监管故殷商遗民的重要职责。卫国的古城在今河南省淇县东北部古朝歌城,故而史称康叔为卫康叔,乃追称之名。

到了西周王朝末期的周幽王姬宫十一年(卫武伯姬和四十二年,郑桓公姬友三十六年,晋文侯姬仇十年,秦襄公嬴开七年,公元前771),申侯、缯国、犬戎、西弗等联军攻破镐京(今陕西长安),杀周幽王。卫武伯(公元前812~前758年在位)与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联合出兵协助周王室平定了叛乱,之后护卫诸侯新立的周平王姬宜臼东迁至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史称东周。由于卫武伯辅佐周平王征伐西戎和迁都成周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在位期间,国泰民安。

卫武公有个儿子叫公子惠孙(姬惠孙),公子惠孙之子叫姬耳,为卫国上卿,食采于戚(今河南濮阳)。姬耳之子名叫姬乙,字武仲,由于排行老二,因此又叫武仲乙。依据周王朝典制,诸侯国君主的儿子公子、孙子称“公孙”,玄孙(公孙之子)则不能称“公孙”,应以其祖父的字为氏,这姬乙即以先祖父之字为姓氏,称孙氏,以纪念其祖父惠孙,史称该支孙氏为姬姓孙氏之始,世代相传至今已经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是东周时期孙氏来源的最主要一支。

姬姓孙氏族人大多尊奉武仲乙(姬乙)为得姓始祖。

姬姓孙氏的世系源流为:

黄帝玄嚣蛟极帝喾后稷(周始祖)不窟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渝公卯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季历周文王姬昌卫康叔姬封卫康伯卫考伯卫嗣伯卫庭伯卫靖伯卫贞伯卫顷侯卫厘侯卫武公姬和公子姬惠孙公子姬耳姬乙(武仲乙),以先祖父之字为姓氏,称孙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春秋初期楚国楚庄王的令尹孙叔敖,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初期,楚王冒熊(公元前758~前741年在位)有个孙子叫贾,贾之子名叫艾猎,亦称敖、饶,史称孙叔敖,“孙叔”为其字。孙叔敖后来在楚庄王执政时期(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出任楚国的令尹。

在孙叔敖任楚国令尹时居于期思(今河南淮滨东南部),为官清廉,政绩卓著,为一代名相。其后裔子孙以先祖之字为姓氏,称孙氏。孙叔敖就是该支孙氏的始祖,至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芈姓为先周时期的南方楚国的国姓。著名的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芈,羊鸣也,从羊象声。”据后人考证,芈姓族人应与北方牧羊民族有关系,楚民族是中原华夏族的一支南迁后与周围土著居民不断融合而成。颛顼是黄帝之孙,根据历史传说,其后裔的一支称祝融氏,临江水与蛮族杂居。祝融后代陆终娶鬼方之女,该女怀胎十一年而不分娩,于是剖腹产,从其左右肋中各生出三人,其中第六子叫季连,其分支为芈姓,乃楚国王族芈姓、熊氏等族人的先祖。

大约在商朝时期,季连部族逐步南迁到汉水流域,在与当地三苗土著居民不断融合后,力量逐渐强大。商后期,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该部酋长鬻熊决定投靠周族,并在营救周文王与协助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过程中立下许多功劳。在后来分封中,鬻熊的曾孙熊绎被周王封为子爵,建立楚国。因为鬻熊的历史功绩,及其对楚族社会的影响,从此开始,楚国国君改为以熊为姓氏。楚国是春秋时期南方的大国,其疆域最初主要在今湖北西部山区和江汉平原一带,后逐渐扩大,长江南北大部分地方都是楚国的领土。西周时期,楚对西周保持相对独立,往往叛服无定。周昭王曾两次率师伐楚。

在周夷王姬燮执政时期(公元前933~前879年在位),周王室已经迅速衰微,熊绎的后代熊渠乘机出兵攻打庸国和扬粤国(今扬越),一直抵达鄂(今湖北),分其土,自称王。之后封长子毋康为句王,中子挚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

在周厉王姬胡执政时期(公元前877~前828年在位),熊渠畏周伐楚,去其王号。到了周宣王姬静(姬靖)执政时期(公元前827~前782年在位),楚国一度内乱。当时的楚王熊严有子四人,长子熊霜先立。熊霜不幸病逝,三个弟弟争立:仲雪死,叔堪亡濮,而少弟季徇立,是为熊徇。熊徇之孙熊仪为若敖(楚君无谥称敖,冠以葬地名),其庶支称为若敖氏,是后来楚国的显族。楚冒是春秋战国初期的楚国国君,楚若敖的孙子,封其子熊章于(邑,今河南固始),他就以“”为姓,氏后来逐渐发展为楚国的一个望族:章之子叫吕成,字步伯,楚成王芈(熊恽)执政时期(公元前671~前626)曾被任命为令尹,其孙贾,字伯嬴,在楚庄王执政时期任工正(管理王宫各类工匠之类事务的官员)

芈姓孙氏族人大多尊奉孙叔敖(敖、艾猎、)为得姓始祖。

芈姓孙氏的世系源流为:

黄帝昌意颛顼老童(卷章)吴回陆终()季连附沮穴熊……鬻熊熊丽熊狂熊绎熊艾[黑旦]熊胜熊杨熊渠熊延熊勇熊严熊霜熊徇咢→熊仪(楚若敖)熊坎(楚霄敖)()王子→蒍吕成……→蒍艾猎(熊茹敖,字孙叔),其子以父字为姓氏,称孙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将军田书,属于以帝王赐改姓为氏。

商王辛子纣三十年(周武王姬发公元前1122),周武王亲率大军灭了殷商,建立了西周王朝。之后封舜帝姚重华之子姚商均的直系后裔妫满于陈邑(今河南淮阳),公爵,建立了陈国。

在史籍《古今姓氏辨证》等古籍中,认为有一支孙氏源于妫姓,是春秋第一任霸主齐桓公姜小白执政时期(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齐国大夫工正田完的后代。田完,就是陈完,妫姓,是舜帝的后裔。许多孙氏族谱把虞舜视为本族的第一始祖,不过,虞舜作为孙氏第一世始祖只能是传说,并没有可靠的世系记录可寻,不过,有些孙氏族人的先祖记载确切的世系,是从舜帝的后代虞阏父开始的。

在周武王伐纣时,虞阏父当时为西歧周族的陶正之官,执掌陶器的制作,管理从事制陶的百工。由于其管理有方,器用齐备,又因他是古代圣贤虞舜的后代,周武王为奖励他的劳绩和褒扬他的祖先,就把长女嫁给虞阏父之子妫满,并把他分封到今河南淮阳一带,建立了陈国。

在妫满逝世后,周王室赐谥号为“胡公”,因此古籍中又称其为“胡公满”。从胡公满开始,经过十代十二个国君的世袭传承,到陈桓公妫鲍执政后期(公元前744~前707年在位),陈国已经发生了内乱的苗头。在陈桓公逝世后,其弟妫佗杀了陈桓公的太子妫免而自立,是为陈厉公。太子妫免的三个弟弟妫跃、妫林、妫杵臼立誓要报杀兄之仇,又设计杀了陈厉公,立妫跃为陈利公。陈利公继位仅五个月就去世,君位传给其弟妫林,是为陈庄公。陈庄公在位七年后逝世,君位又传给其少弟妫杵臼,为陈宣公。

陈宣公原本已立长子妫御寇为太子,然老来昏聩,后又欲改立宠姬所生之子妫款为太子,便于周惠王姬阆五年(陈宣公二十年,公元前672)找了个由头杀掉了太子妫御寇。当时陈厉公有个儿子叫陈完,字敬仲,他与妫御寇一直交往甚密,因惧怕祸及自己,便连夜逃到了齐国,并改姓田,称田完。

由于他原是应该继立的诸侯,再加上他品德高尚,齐桓公姜小白欲命他为上卿。但田完谦逊推辞卿职,只当了个管理百工之事的基层官吏。

到了齐景公执政时期(公元前547~前490年在位),田完的五世孙田桓子即齐大夫田无宇之子田书因率军征伐莒国有功,齐景公封田书于乐安(今山东惠民),并赐姓为孙氏,从此形成一支妫姓孙氏,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妫姓孙氏族人大多尊奉田完(妫完、陈完)、田书为得姓始祖。

妫姓孙氏的世系源流为:

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鼓叟虞舜虞阏父胡公满()申公犀侯相公皋羊孝公突慎圉戎幽公宁厘公孝武公灵夷公平公燮文公圉桓公鲍厉公佗公子完(后逃往齐国)山巨孟夷泯孟庄文子须无桓子无宇田书,受赐为孙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变姓,出自战国时期荀子后裔在西汉为避汉宣帝名讳改为孙氏,属于因谥改姓为氏。

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荀子,姓荀,名况,又称荀卿,是荀姓家族人的骄傲。

到了汉朝时期,因汉皇室成员刘询当了皇帝,即汉宣帝,为了要避“询”音之讳,他下令荀姓子孙不得再姓荀,一律改为孙氏,甚至将战国时期著名的先贤荀子荀况(公元前313~前238)都改称为“孙卿”。

在当时编整的典籍《韩非子》、《战国策》、《孙卿新书叙录》、《韩诗外传》等、以及史籍《汉书》、《儒林传》等中,均称荀子为“孙卿、孙子”,就连荀卿的著作《荀子》中《儒效》、《议兵》、《强兵》、《尧问》等篇章中,也多被改为自称“孙卿子”。

由是,荀氏也成为汉朝以降孙氏支脉的一个源流。

第六个渊源:源于冒姓,出自汉朝初期大臣夏侯婴,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据史籍《汉书》记载,夏侯婴之后也有一支改姓孙氏。

夏侯婴,公元前?~前172年待考,沛县人(今江苏徐州),他与汉高祖刘邦是少年时代的朋友,后随从刘邦起义,立下许多战功,在汉王朝建立之后,被赐封为汝阴侯。

史书中记载:“初婴为滕令奉车,故号滕公。及曾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号孙公主,故滕公子孙更为孙氏。”此话大意为,当初因为夏侯婴做过“滕令奉车”官职,所以号滕公。待到其曾孙夏侯颇娶公主为妻,该公主随母亲外家的姓称“孙公主”,从此使夏侯颇的子女也有人跟随母亲外家的姓为姓氏,称孙氏。

从此,夏侯婴的后裔子孙中,便有一支后代演变为孙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个渊源:源于改姓,出自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俞河,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在两汉以后,还有一些其他姓氏族人因各种因素不断地加入到了孙氏的行列之中。

例如在三国时期,东吴的著名将领俞河,源出后姑俞氏家族,因功而被赐姓孙氏,因称孙河。孙河的家族十分兴旺,是为南方孙氏的一大支派。

孙河,官拜东吴威寇中郎将,领庐江太守,镇守皖城(今安徽潜山)。这位孙河本姓俞,名河,字伯海,和东吴孙氏是同乡,也是吴郡人(今浙江杭州富春)。俞河在年少时即跟随东汉长沙太守、乌程侯孙坚的大舅子吴景,在孙坚军中征讨沙场,由于俞河武艺高强、骁勇善战,经常典领亲兵为前驱,立功无数,因此孙坚一直视他作心腹。

孙坚逝世后,俞河又随东吴的开国君主、孙坚之子孙策平定江东,多立战功。孙策一直都十分喜爱俞河,便赐姓予他为孙,因而改姓孙氏,后拜威寇中郎将,领庐江太守,率军驻屯于京城(今江苏镇江)

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孙权外出,由于其弟弟、丹杨太守孙翊骁悍果烈,脾气暴烈,结果被属下偏将边鸿杀害,边鸿也随即被杀。得知情况后,孙河赶到宛陵(今安徽宣城),责骂孝廉妫览和戴员没有尽忠职守,以至于孙翊被杀。妫览和戴员原来是吴郡太守盛宪的门客,盛宪就是被孙权所杀,因此二人一直有怨。加之孙河的责骂,又害怕孙权归来后会受到严厉处分,于是就谋杀了孙河,之后密谋丹杨叛变。最后,妫览、戴员等人皆被孙翊的妻子徐氏与部将孙高、傅婴等设计杀死,报了大仇。

该支孙氏皆尊奉俞河为得姓始祖。

  第八个渊源:源于朝鲜族,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的记载,高丽学者金富轼撰著的《三国史记》中记述了一支朝鲜族孙氏的起源:

新罗立国初期(公元前57年左右),朝鲜半岛的辰韩民族分居山谷之间,由六个氏族部落团体组成,均以“朴”为姓氏。

新罗国传到第三代君王朴儒理执政时期(公元2457年在位),他更改了六部的名称,将辰韩六村改为六国行政区,之后依汉习分别赐予汉姓,其中:

辰韩阏川杨山村,改为及梁部,赐汉姓为李氏;

辰韩突山高墟村,改为沙梁部,赐汉姓为崔氏;

辰韩茂山大树村,改为牟梁部,赐汉姓为孙氏;

辰韩觜山于珍村,改为本彼部,赐汉姓为郑氏;

辰韩金山加利村,改为汉祗部,赐汉姓为裴氏;

辰韩明活山高耶村,改为习比部,赐汉姓为薛氏。

新罗牟梁部后历经唐朝、五代、宋朝、元朝、明朝诸朝,族人多有内迁入辽东地区者。

到了清朝时期,其族人大多成为满州八旗中的高丽孙氏,世居望京地方(今北京朝阳崔各庄乡),世代相传至今。

第九个渊源:源于契丹族,出自唐朝时期安禄山部将孙孝哲,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古今少数民族中也有不少孙氏,其中有些孙氏是汉族融入者,有些是各族中自行改姓者。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多数被同化成汉族孙氏。

唐朝时期,安禄山属下有一骁勇部将叫孙孝哲,为契丹族人。他原本无姓氏,后因功官至大将军,自己便取个汉姓为孙氏,叫孙孝哲。

在安禄山僭位后,由于孙孝哲是安禄山的心腹亲信,因此被拜为殿中少监,从四品官秩,专门负责掌管安禄山等人的生活起居之事。

到了唐代宗李豫宝应元年(公元762),“安史之乱”被平定之后,孙孝哲及其后裔子孙分散迁逃,皆以自定汉姓为传系姓氏,称孙氏,后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个渊源:源于羌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羌族孙氏,主要出自秦、汉时期的“孙妲羌杂夷”,其在两汉、魏、晋时期已经遍及西北和西南地区。

在史籍《宋书·自序》中记载,在东晋末年,刘裕西征伐羌,后“孙妲羌杂夷”尽相归顺。

“孙妲羌”,是该西羌民族中一个部落的名称,以其首领的名号来称其部落。在史籍《晋书·载记·姚兴传》中记载,十六国时期,姚兴为后秦国主姚苌的长子,即位后“追尊其庶母孙氏为皇太后,配飨太庙。”

姚苌,就是东晋十六国时期西羌族姚氏部落首领之子,其妻室孙氏,就是娶羌族孙妲羌部落首领之女,被姚兴尊其为皇太后,且配飨太庙。

到了唐、宋时期,除了居住在岷江上游的羌族外,古羌族大都发展为藏缅语系的各个民族,亦多有融于汉族和其他民族者,至今,分布在四川的羌族同胞中,仍有不少孙氏族人。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回族,是以七世纪以来侨居东南沿海的阿拉伯商人后裔与十三世纪从西部迁入的中亚各族人、波斯人及阿拉伯人为主体的民族,分布较广。

回族在汉化的过程中,尤其在明初政府的强迫汉化政策下,大多改用汉姓汉名,其中就有称孙氏者。

例如,明朝大臣孙继鲁,其先祖为大食人,在元朝以前入居江南的钱塘(今浙江杭州),其家族后来在钱塘地区发展为“江南世祖”。明朝初期,该支孙氏族人跟随大明征南右副将军沐英进军云南,大挫元军而镇守定居,遂为云南右卫人(今云南昆明)。

孙继鲁,字道甫,号松山,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陕西按察使。孙继鲁其人为官清正,有“孙青天”之誉,后遭奸臣陷害入狱而死,著有《松山文集》。孙继鲁的六世孙叫孙鹏,字图南,是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的举人,曾出任山东泗水县知县,以诗古文辞见重于世,著有《南村诗集》。

该支孙氏家族为回回医药世家,在昆明开有药铺“万松草堂”,以秘制丸散膏丹著名,一直沿传到近代。

另外,在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爆发的陕西回民大起义中,义军领袖孙玉宝是长安桥村回族农民,他率领数万回民义军反抗满清王朝的残酷统治,转战陕北近三年,给清朝政府予沉重打击,最后寡不敌众,被杀身亡,其后裔子孙辗转迁桃至河北地区,如今主要分布在今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一带。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巴逊氏,亦称把孙氏、博斯沁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sun Hala,所冠汉姓为孙氏、卜氏、戴氏等。

蒙古族科尔逊氏,亦称科尔孙氏,世居锡喇穆楞(今内蒙古东部克什克腾旗西喇木伦河流域、吉林西部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Kersun Hala,所冠汉姓为孙氏、柯氏等。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复姓,属于复姓省文简改为氏。

明朝初年的洪武元年(公元1368)农历2月,明太祖朱元璋下诏《禁胡姓令》,禁止所有的臣民使用胡姓,当时北方地区有许多少数民族的姓氏多为复字姓氏,因此全部被强迫改为单字汉姓。

在这个历史过程中,许多汉姓中如公孙氏、叔孙氏、长孙氏,土孙氏、王孙氏、孟孙氏、仲孙氏、季孙氏、室孙氏、宫孙氏、大孙氏、唐孙氏、县孙氏、颛孙氏、臧孙氏、扬孙氏等千古相传的复姓,也稀里糊涂地被列入禁用之类,这些包含“孙”字的复姓族人也不得不省文简改自己的复姓为单姓孙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四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明朝时期大臣轩辕斌,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山东的《郓城县志》据李集乡军李村《李氏族谱》记载:

有一支李氏原为复姓轩辕氏,先祖名叫轩辕斌,明初在朝为官,奉命率军前往山东梁山地区平乱,之后便落籍在郓城。

这位轩辕斌后因受到奸臣陷害,为了避免灭门之祸,遂干脆将轩辕氏改为孙氏、轩氏、李氏三个姓氏,隐居四方,其中的孙氏一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五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明朝时期名士朱一元,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史籍《明史》记载,明朝时期,有一名士叫孙一元,字太初,是明朝中叶很著名的一个“隐士”,号太白山人,他原来是大明皇族安化王朱寘鐇的宗族,本为朱氏。

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九年(公元1492),庆靖王朱栴的第四子朱寘鐇承袭了安化王的封地(今陕西庆阳与甘肃安化之间一带地区)。不过,这个朱寘鐇一直认为自己应当是皇位当选人,一直在蠢蠢欲动。

到了明武宗朱厚燳正德初年(公元1506),太监刘瑾开始专权,专横跋扈,引发天下不满。朱寘鐇就利用这一社会现象,派王府生员孙景文联络了宁夏都指挥史周昂等一批军官,以铲除刘瑾的名义在农历423日发动了叛乱。

起事之后,朱寘鐇派出叛军杀了宁夏总兵姜汉、镇守太监李增之后,又派兵杀了巡抚安惟学、少卿周东等一大批执掌兵权的地方将领,然后占领镇城,“放狱囚,焚宫府,劫库藏,夺河舟,大肆勒索庆府诸王,掠夺金币万计,充做军资。同时分封将弁,把守关隘,传檄文屡次历数刘瑾之罪状,与朝廷分庭抗礼!”

消息传出,“关中大震”。此时的宁夏将军仇钺佯装有病,闭门不出,却在暗中计划筹措与明军配合平定叛乱,于是他假装投靠朱寘鐇,实际上在暗中为朝廷内应。

安化王朱寘鐇叛乱的消息传至陕西,陕西总兵急派明军至宁夏地区进行平叛。明军不但在黄河东岸加强设防,防止兵变向东扩张,还烧毁了大坝、小坝所囤积的粮草,以防为叛军所用。这时,宁夏将军仇钺见朝廷大军已动,就乘机向朱寘鐇建议要加强黄河防守,朱寘鐇遂以为真,还大加赞赏,命仇钺率主力赴黄河。这样一来,上了仇钺的大当,仇钺使叛军主力被调出,而宁夏城的防务立即空虚。之后,仇钺乘机杀死了叛军主将周昂、以及孙景文等一批叛军首领,然后回军宁夏城,轻而易举地擒获了朱寘番。当其他各地的叛军在得知朱寘番被擒之后,群龙无首,一哄而散。

以泾阳伯朱神英充任总兵、太监张永总督军务、太监陆誾管领神枪、前右都御史杨一清为提督的明朝廷大军渡河进入宁夏镇城时,那安化王叛乱事变早已经被仇钺平息了。

安化王朱寘鐇导演的暴乱仅仅持续了十九天就彻底流产了,朝廷派出的大军首领朱神英、张永等人只不过做了一件事:押送安化王回京处决而已。

安化王叛乱事件被粉碎之后,庆靖王朱栴的族人四散迁逃以避株连,那位朱一元当年十八岁,因为是安化王的宗亲,遂改姓名为孙一元,携家小族人避难躲入太白山中隐居起来,号称太白山人。

史书记载,这孙一元在十三岁时就能“诵古六经文,不为举子章句,日阖户独居一室,家人亦罕窥。”

孙一元还擅长诗、书、金、画,“工为诗,与名流倡和。性喜学书,印多自制。时有方唯一者,眇一目而善谵。孙为其制一印。方唯一每书辄用之。李献吉戏题其上,曰:‘方唯一目,印制甚曲,信是盲人,罔觉其俗。’唯一知而亟毁之。印乃朱文,三字相连而横界其中,寓目字也。”

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0),孙一元流居至乌程(今浙江湖州),他与刘麟、龙霓、陆昆、吴琉等人结社作诗,号称“苕溪五隐”。

孙一元特别好茶,更推崇龙井茶,作有著名的《饮龙井》一诗:“眼底闲云乱不开,偶随麋鹿入云来。平生于物元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显然其爱茶至深。

孙一元编撰有《四库大辞典》八卷、《太白山人漫稿》八卷,行书篆刻作品也不少传世。

孙一元在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染病而逝,终年三十七岁,其后裔子孙皆沿袭祖先避难所改之姓氏,称孙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六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精格哩氏,亦称精厄礼氏,满语为Ginggeri Hala,汉义“洁净”,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所冠汉姓为孙氏、金氏、精氏、景氏等。

满族觉尔察氏,满语为Giorca Hala,满族大姓,以地为氏。世居长白山区、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觉尔察(今辽宁新宾永陵镇温家窑)等地,另有清太祖祖父的兄长德世库后裔,后被革退、系紫带子者,沿用祖名觉尔察为氏的。所冠汉姓为孙氏、赵氏、肇氏、常氏、陈氏(丹觉尔察氏,备考)、艾氏等。

满族鲁布哩氏,亦称鲁布里氏、礼林德利氏,满语为Ruburi Hala,满族、蒙古族共有姓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乌喇(今吉林永吉)、长白山区等地,蒙古族世居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后多冠汉姓为孙氏、李氏等。

满族孙佳氏,满语为Su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逐渐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费雅郎阿(今辽宁新宾)、长白山区等地,所冠汉姓即为孙氏。

满族乌苏氏,亦称吴苏哈里氏,源出金国时期称女真温古孙部(吾古孙氏、乌孙氏),以部为氏,满语为Usun Hala,汉义“水”,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乌苏(今吉林伊通)、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长白山区等地,所冠汉姓为多孙氏、乌氏、吴氏、苏氏、关氏、穆氏、戴氏、柏氏、武氏、常氏等。

满族喜塔喇氏,亦称奇塔喇氏、喜特勒那氏,满语为Sitara Hala,汉义“指甲”或“插孔雀翎的管”在明朝时期曾冠汉姓为刘氏,世居尼雅满山(今辽宁新宾)、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长白山盖吉(待考)、佛克顺(今辽宁新宾)等地,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多为孙氏、管氏、赵氏、图氏、祝氏、文氏、齐氏、希氏、奚氏、喜氏、线氏、祁氏等。

第十七个渊源:源于景颇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景颇族孙氏,主要源于景颇族中的格亮氏部族。

在景颇族的二十六个著姓之中,格亮氏部落起源最早,是整个景颇民族的祖系,其他各个氏族部落都是由格亮氏部族分衍而出的。

格亮氏部落族人自古就有一格言:“格亮男人刀不离腰!”因此,在后世的各支景颇族男人,在年满十六岁时,都要由长者赐予一柄腰刀,称景颇刀。

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景颇族格亮氏流改为汉姓孙氏,因此,其后其他的木如氏、堵引氏等小支氏族也都随之改为汉姓孙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八个渊源:源于傣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傣族孙氏,源出明朝时期云南亏容甸(今云南红河)土司阿普世家。

亏容甸傣族部落,在唐朝时期称铁容甸部,宋朝时期为大理国“三十七蛮部”之一。元朝初期,该部酋长阿附,授世职土司,隶属于元江路。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亏容甸土司后裔阿普纳款投效明朝,为明军统帅云南王沐国公属下大将金朝兴作向导,平定了元江地区,并招抚五土司投诚,立下功劳,云南王沐国公赐姓为孙氏,授临安府方容甸长官司副长官,辖地为今红河地区的上、下亏容一带,司治今红河县牛多乐乡。

到了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亏容甸孙土司改授副长官司,世袭。

清朝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各土司族内争位不已,以至杀伐频起,清政府由临安知府胡泰福裁决,以勐龙河为界,河之北为上亏容土司,河之南为下亏容土司。亏容甸孙土司世家一直世代沿传,到了民国初年,国民政府在土司地区推行“改土归流”,采取“土流兼治”,曾在溪处土司设行政委员和县佐。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云南省主席龙云将瓦渣、思陀、落恐、左能、上下亏容土司改设为石屏县第六区,每个土司辖地为一个乡,由县政府分别委任区长、乡长。但因鞭长莫及,“改土归流”终未彻底实现,地方实权仍掌握在土司手中。直至1950年红河地区被人民解放军解放,人民政府建立后推行民主改革,彻底结束了封建土司制度。

从明朝初期的阿普传至民国年间的孙正南,方容甸孙氏大土司共传了二十二代,五百六十八年,逐渐成为傣族孙氏的一大家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九个渊源:源于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佤族,分布在云南沧源、西盟、永德、镇康、双江、耿马、澜沧、孟连等地。

在文献《瓦族社会历史调查·西盟大马散瓦族社会经济调查报告》中记载,该族不同部落极少有相同的姓,而在一个部落中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姓。如马散寨部落有十九个姓氏,其中就有孙氏,该姓为分支小姓,分属“木依库”大姓。

佤族的分支小姓主要是在大姓人口增殖的情况下出现的,如“木依库”大姓包括鲁、扫、孙三姓,以及该大姓祖先“瓜”的三个儿子的后裔在人口增殖的情况下,分别以其三个儿子之名为姓而产生的,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取谐音汉译为孙氏,后世代沿袭汉姓孙氏至今。

第二十个渊源:源于白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白族孙氏族人主要聚居于云南省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周围地区亦有分布。

在古代,白族往往依照赘上门的方式将当地汉族人招做女婿,并长期实行长子随母亲白族姓氏,此子随父亲汉族姓氏,这样就把许多汉姓带入到白族中。

古代,白族没有统一的民族文字,自古以来就以汉字作为通行的语言文字,一些白族人为了读书、工作的方便,遂主动改取汉族姓名,由是“孙”氏也逐渐在白族人中出现,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十一个渊源: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近代以来,滇、黔许多地区的彝族在汉文化的影响下,除所修家谱其祖先之号继续沿用彝族古称之外,都已逐渐采用汉姓,其中就有部分人改姓孙。

在文献《云南巍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就出现了孙氏,如孙兴,其家族今已有十六户之多。在方志《云南通海县志》中记载,如今孙氏乃当地彝族中人数较多之大姓。

  第二十二个渊源:源于高山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台湾省文献委员会编纂德《台湾省通志·氏族编·姓氏》中的记载:

在含高山族等少数民族的台湾土著民族中,于近代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有改称孙氏者。在台湾土族、山胞民族的孙氏,大多产生在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台湾光复之后。

据台湾当局在1956年进行的首次人口普查统计,台湾先住民中的孙氏占台湾省人口总数的3.3%,即三万两千五百八十余人左右。

第二十三个渊源:源于阿昌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阿昌族孙氏,主要分布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保山地区的一些县份中。

据文献《阿昌族社会历史调查》中记载,阿昌族有孙氏人户,但其来源不详。参考阿昌族的赵、王、杨、曹诸姓原都为汉人,因迁徙和婚姻等原因而成为阿昌族,估计孙氏也有此可能。

根据文献《中国人的姓名·阿昌族》中记载,孙氏为今云南潞西县高埂田乡阿昌族十著姓之一。

  第二十四个渊源:源于纳西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纳西族孙氏,主要聚居于云南丽江。

古代的纳西族人民尽管创造了不朽的东巴文化,但在社会经济文化交往中,许多人还是通晓汉文,普遍采用汉姓,孙氏也由是产生。

在文献《纳西族社会历史调查·纳西族史料汇编》中记载,在一张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中甸土守备、土千总及鹤丽耆民等的合同上,就有“本寨耆民孙德哇”的记载,说明在清朝时期,纳西族中已经有了孙氏。

第二十五个渊源:源于壮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壮族孙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周围的云南、广东、贵州、湖南等省份。

壮族源于古百越族系的一些支系,唐、宋时期彼此间自然融合,形成了后世的壮族。壮族古称“俚僚”、“乌浒”、“峒嶚”等,唐、宋时期即有族支与汉族人杂居,期间不断受汉文化的影响。在壮族逐步采用汉姓的历史过程中,也有一部分族人归入了孙氏行列。

在方志《河北卢龙县志》、《云南鹤庆县志》中都记载:本县壮族人户中有孙氏。

第二十六个渊源:源于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文献《中国人的姓名》、《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诸书介绍,藏族等也有孙氏人户。

在文献《中国人的姓名·藏族》中记载,在汉藏杂居、通婚的情况下,藏族中出现了“孙才仁”之姓名。“才仁”是藏语,汉义为“长寿”之意。

第二十七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苗族、水族、侗族、哈尼族、土家族、黎族、塔塔尔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孙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孙氏,世代相传至今。

我要评论

宗亲评论

目前暂无任何评论!!!


|